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马生辞予至广常厄而归再此赠别》
《马生辞予至广常厄而归再此赠别》全文
明 / 王弘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风波世路尽堪惊,去矣重回百感萦。

空有绨袍怜范叔,谁将白璧赠虞卿。

艰危历试犹存舌,去往相关不尽情。

世事茫茫那可料,匣中风雨自悲鸣。

(0)
鉴赏

这首诗《马生辞予至广常厄而归再此赠别》由明代诗人王弘诲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对人生际遇与友情的深刻感悟。

首联“风波世路尽堪惊,去矣重回百感萦”,开篇即以“风波”喻指人生的艰难与不确定性,强调了世路的险恶与挑战。诗人用“去矣重回”描绘了马生离别与回归的复杂心情,百感交集,既有离别的不舍,也有重逢的喜悦,情感丰富而复杂。

颔联“空有绨袍怜范叔,谁将白璧赠虞卿”,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期待。范叔与虞卿的故事,象征着知音难觅与友谊的珍贵。诗人感叹于世态炎凉,虽有心相赠,却难以找到愿意接受并珍惜这份情谊的人,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孤独。

颈联“艰危历试犹存舌,去往相关不尽情”,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于人生经历的坚韧与执着。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仍能保持独立思考与表达的能力,体现了人格的尊严与精神的自由。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即便分别,那份情谊也不会因时空的距离而减弱。

尾联“世事茫茫那可料,匣中风雨自悲鸣”,以自然界的风雨比喻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测,暗示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与无奈。诗人借物抒情,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友情的深深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经历、友情、世事无常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思考,以及在逆境中保持自我、珍视友情的高尚情操。

作者介绍

王弘诲
朝代:明

(1542—?)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猜你喜欢

鹧鸪天·却月凌风度雪清

却月凌风度雪清。
何郎高咏照花明。
一枝弄碧传幽信,半额涂黄拾晚荣。
春思淡,暗香轻。
江南雨冷若为情。
犹胜远隔潇湘水,忽到窗前梦不成。

(0)

临江仙·有个头陀修苦行

有个头陀修苦行,头上头发毿毿。
身披一副醦裙衫。
紧缠双脚,苦苦要游南。
闻说度牒朝夕到,并除颔下髭髯。
钵中无粥住无庵。
摩登伽处,只恐却重参。

(0)

磅大受赴选天官

元佑真人初御天,四门穆穆来忠言。
阆风学士望朝野,即日赐环司谏垣。
当时同列继登用,独先朝露归九原。
位不酬身在孙子,嶷嶷诸子声名喧。
叔也纵横五经内,娱目未始窥家园。
苟闻某所有贤者,弊车趼仆从之奔。
甘陵南北正分党,攘臂其间无怨恩。
未见其止见其进,会须一反映收乾坤。
素冠俛首琴复御,鹏飞九万方化鲲。
于今怙恃只明主,肯与世俗均寒暄。
旦年妙笔三千牍,矧已恸哭论元元。

(0)

陈莹中画像赞

了了了陧非了,非非非处何非。
要识此翁端的,试看笔下形仪。

(0)

冰韵端夫闻江北水磨

万事根本安装难明,声之所发由声声。
不有智者抉其□,直如宝剑埋丰城。
风生风济孰嘘吸,制作解成琴与筝。
矧兹江汉泻荆楚,含桃初熟飞流莺。
波涛暗逐岁月长,激激滩际春雷谹。
白沙湖边更湍急,五磨因缘资养生。
城中鞭驴喘欲死,亦或人劳僵自横。
借令麦破面浮玉,青蝇遽集争营营。
乃知此策最长利,朱墨岂复嗤南荣。
天轮地轴骇夜,彷佛飓扇吹苍瀛。
游江夫人俨然坐,蛟龙不动如石鲸。
只应神物亦持护,我辈何妨双耳清。

(0)

参寥示简元规诗用其韵寄之

千岩万壑久青天,一钵新从淮上旋。
昨日浮云今止水,谁知庵内更无边。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