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之乐闻四方,纯德孔明即就将。
哀乐相生不可见,衾裘非燠箑非凉。
秋毫莫大泰山小,殇子上寿彭祖夭。
入门金作示吾情,于卫磬声今不了。
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胡为自古学者恁莫晓。
二十年来寝多晓,是殆天欲亨吾道。
屈指何止数十人,知及仁守或可保。
曲礼三千不可思,至哉忠信与孝慈。
水哉水哉也大奇,孔圣无语孟不知。
无声之乐闻四方,纯德孔明即就将。
哀乐相生不可见,衾裘非燠箑非凉。
秋毫莫大泰山小,殇子上寿彭祖夭。
入门金作示吾情,于卫磬声今不了。
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胡为自古学者恁莫晓。
二十年来寝多晓,是殆天欲亨吾道。
屈指何止数十人,知及仁守或可保。
曲礼三千不可思,至哉忠信与孝慈。
水哉水哉也大奇,孔圣无语孟不知。
这首诗名为《偶书》,出自宋代文学家杨简之手。这是一首借用儒家经典与哲学思想,抒发个人情感和对人生智慧的探索的诗篇。全诗围绕“无声之乐”这一核心概念展开,通过对比和反思,表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德行、时间流逝以及个人境遇的深刻感悟。
首句“无声之乐闻四方”,意在表达一种超越言语的普遍快乐,它不仅是听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体验。紧接着,“纯德孔明即就将”则是借用孔子的形象,强调这种快乐来源于心灵的纯净和道德的修养。
接下来的“哀乐相生不可见,衾裘非燠箑非凉”,通过对比哀伤与欢乐的情感交织,以及衣物的温暖与寒冷之间的微妙关系,探讨了人生的复杂性和情感的不可预测性。
在“秋毫莫大泰山小”一句中,诗人以泰山之小比喻生命的短暂,通过对比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类寿命的有限,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随后的“殇子上寿彭祖夭”则是借用古代传说中的长寿者彭祖,以及早夭之人殇子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生死的不确定性。
中间部分的“入门金作示吾情,于卫磬声今不了”表达了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现在无法重来的无奈。接着,“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则是通过自然界四季变化,以及天气的多变性,来比喻人生的教育意义。
“胡为自古学者恁莫晓”表达了诗人对于历代学者未能彻底理解生命真谛的困惑与感慨。紧接着,“二十年来寝多晓,是殆天欲亨吾道”则是诗人反思自己过去二十年的生活,认为可能是上天在考验自己的道路。
末尾的“屈指何止数十人,知及仁守或可保”表达了对世间能理解并坚守仁德之人的渴望,希望能够找到那少数能够真正领悟生命真谛的人。而“曲礼三千不可思,至哉忠信与孝慈”则是借用《易经》中“曲礼”的概念,以及儒家重视的忠信和孝慈等德行,表达了对道德修养之深邃难以言说的赞叹。
最后,“水哉水哉也大奇,孔圣无语孟不知”通过水的流动无穷,以及孔子与孟子的智慧都无法完全领悟其奥秘,来形象地描绘了生命和宇宙之谜的深不可测。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儒家文化的深厚理解,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于个人命运、德行修养以及宇宙真理的深刻思考。
策杖南山去。到南溪、谁家宅院,欺人先渡。
羽扇徐麾僮仆退,翠柳白沙西路。
帝赐我、阆风玄圃。
一片飞来红叶阔,细看来、上有双鸾句。
应念我,尘中住。眼前儿女闲相语。
怪人间、禁烟时节,安排樽俎。
为道从来寒食好,且莫思量今古。
共绿水、春风鸥鹭。
望我壶天天未晚,记碧桃、花发闲庭户。
归到也,对花舞。
临海城东湖,气象清且奇。
无风绿色净,十顷澄琉璃。
中有共乐堂,今其名者谁。
人有答我问,太守下车时。
访民所疾苦,民曰水最危。
其水或暴至,城坏民流尸。
公谋得上策,叠石完城基。
外遗数百家,室屋鳞参差。
水至无所障,适与漂溺期。
又欲堤其东,苦乏土石资。
开湖足取用,堤势横虹蜺。
湖光占空阔,物从鉴中窥。
紫翠前后山,环列如屏帷。
构堂就虚旷,与俗同游嬉。
太守宴堂上,游人歌水湄。
歌云从公来,除患补疮痍。
况有此观壮,不乐何以为。
有如登春台,人心举熙熙。
从事能文者,作辞书之碑。
庶其不朽功,上彻尧轩墀。
《题共乐堂》【宋·汪泌】临海城东湖,气象清且奇。无风绿色净,十顷澄琉璃。中有共乐堂,今其名者谁。人有答我问,太守下车时。访民所疾苦,民曰水最危。其水或暴至,城坏民流尸。公谋得上策,叠石完城基。外遗数百家,室屋鳞参差。水至无所障,适与漂溺期。又欲堤其东,苦乏土石资。开湖足取用,堤势横虹蜺。湖光占空阔,物从鉴中窥。紫翠前后山,环列如屏帷。构堂就虚旷,与俗同游嬉。太守宴堂上,游人歌水湄。歌云从公来,除患补疮痍。况有此观壮,不乐何以为。有如登春台,人心举熙熙。从事能文者,作辞书之碑。庶其不朽功,上彻尧轩墀。
https://shici.929r.com/shici/YciIDILI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