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中近事欲言难,得祸何尝为腊丸。
肯负永陵一抔土,千秋休议肉台盘。
国中近事欲言难,得祸何尝为腊丸。
肯负永陵一抔土,千秋休议肉台盘。
这首清代诗人张晋的《读<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其二十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首句“国中近事欲言难”,揭示了诗人在谈论当世政治时的谨慎与顾虑,暗示言说空间的受限和言辞的不易。次句“得祸何尝为腊丸”,通过比喻,暗示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如腊丸,可能象征某种隐秘的阴谋)也可能引发大祸,寓意世事的复杂与变幻莫测。
后两句“肯负永陵一抔土,千秋休议肉台盘”进一步深化主题,永陵可能指的是历史人物的陵墓,诗人表示不愿背弃先人的遗志或历史的尊严,即使面对权谋与腐败(肉台盘,可能指奢华的宴乐与权贵的荒淫),也坚决不参与或为之辩解。这体现了诗人的道德坚守和对历史公正的追求,以及对后世评价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借古讽今,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历史责任的担当。
坐来冷店思量遍,昨梦太无头绪。
灯影青荧,被痕红皱,说也惹人悽楚。回肠千缕。
总些个情怀,旧时言语。
枕畔匆匆,三更人到消魂处。
那人还未憔悴,松儿犹合数,帕儿亲与。
燕子愔愔,柳花拍拍,多分池台易主。黯然无语。
忆镜里朱颜,帘前白纻。一片空江,响数声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