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帆几日程,投刺水边城。
倚棹逢春老,登筵见月生。
饮酣杯有浪,棋散漏无声。
太守怜才者,从容礼不轻。
孤帆几日程,投刺水边城。
倚棹逢春老,登筵见月生。
饮酣杯有浪,棋散漏无声。
太守怜才者,从容礼不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即将启程赴任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以及对其才华的赞赏。从“孤帆几日程”可见出发的时间不远,而“投刺水边城”则透露出行者将要离开某个水城的意象。
诗人通过“倚棹逢春老,登筵见月生”两句,传达了时间流转和季节更迭的情感,以及登高望远所见到的景致变化。这里,“倚棹”指的是依靠船舷,表明诗人在船上;“逢春老”则是对时光易逝的感慨;“登筵”可能是登上某个高处,如楼阁或山丘;“见月生”则是在高处看到了夜晚升起的月亮。
饮食和游戏常被用来形容人际交往的温馨与宁静,诗中的“饮酣杯有浪,棋散漏无声”描绘了友人们聚首时的情景。这里,“饮酣”表明酒宴愉快,但并非醉态;“杯有浪”则可能暗示着酒杯中倒映的月光或水波;“棋散漏无声”则是说下棋时棋子偶尔落下,声音微小,环境宁静。
最后,“太守怜才者,从容礼不轻”表达了对官府长官器重人才、待人接物态度的赞赏。这里,“太守”指的是地方官吏;“怜才者”则是怜悯有才能之人,即欣赏和关怀那些有才华的人;“从容礼不轻”则意味着官府以宽厚的礼节对待人才,态度庄重而不轻率。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述、丰富的意象构建,以及对人的尊重与期待,展现了古典文学中特有的温婉情怀和深邃意境。
越中官赋重,有田即追呼。
小民生计薄,何以存妻孥。
前贤念民切,潴水启鉴湖。
自此岁常登,不计大有书。
湖堙水渐涸,往往事耕锄。
禾根虽浸水,天秋翠平铺。
后王主生育,讵肯馁一夫。
尽说湖田好,大胜行商车。
商车利纵博,巨涛与险涂。
湖田若不熟,明年岂全无。
道貌尘中见,何时下翠萝。
闲情秋水淡,归梦白云多。
缨过龙湫濯,诗当雁荡歌。
清豪不易得,一别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