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楼吹角,酒醒灯花落。
梅未开残风又恶,今日元宵过却。
更更更鼓凄凉,翠绡弹泪千行。
并作一江春水,几时流到钱塘。
画楼吹角,酒醒灯花落。
梅未开残风又恶,今日元宵过却。
更更更鼓凄凉,翠绡弹泪千行。
并作一江春水,几时流到钱塘。
这首《清平乐七首(其二)》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描绘了一幅凄凉而又深情的画面。
“画楼吹角,酒醒灯花落。” 开篇即以“画楼”、“酒醒”、“灯花落”三个意象,营造出一种夜晚酒后的孤寂氛围。画楼之上,号角声起,似乎在宣告夜的深沉与孤独。酒醒之后,灯花悄然落下,象征着欢乐的消逝和内心的空虚。
“梅未开残风又恶,今日元宵过却。” 梅花还未完全凋谢,但恶劣的风又接踵而至,仿佛预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脆弱。元宵节已过,时光匆匆,让人感叹岁月流逝之快。
“更更更鼓凄凉,翠绡弹泪千行。” 更鼓声声,夜深人静,更显凄凉。翠绿的丝绢上,女子泪水如泉涌,千行泪滴,诉说着无尽的哀愁与思念。
“并作一江春水,几时流到钱塘。” 最后一句,将所有的思绪与情感汇聚成一条春水,想象它最终流向远方的钱塘江。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哀愁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留恋。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清代词作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受经黄龙,而不以为家。亲见天童,而不传其道。
生宋绍定,阅七十历,有雪盈颠。
住番荐福,踰二十年,无功可考。
以棒喝结衲子深冤,以懒拙当人间至宝。
隐静无端,凭妙峰邈出,类焉个枯桥。
似者般无禅无道无能为底长老,尽直北直南何处讨。
君谱猗兰操,曲度得硕师。
孤唱绝众和,不与淫声比。
难逢拊石盛,终作蹈海衰。
近传贫作祟,疽疣等骈枝。
西风几挥泪,徙倚哀吾私。
好音忽西堕,竹下哦君诗。
翛然落月色,融融伴君疑。
慇勤告司鼎,君侧要子思。
试归扣小有,坐待天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