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人谢送笔》
《和人谢送笔》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词源浩浩笔渠渠,合珥华簪从属车。

洗眼看题挥月字,惊心犹似仰空书。

云林旧截双鸣管,霜野新蒐八窍居。

遣送文房惭瘦劣,千军挥扫正椽如。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rénxièsòng
sòng / xiàngānshì

yuánhàohàoěrhuázāncóngshǔchē

yǎnkànhuīyuèjīngxīnyóuyǎngkōngshū

yúnlínjiùjiéshuāngmíngguǎnshuāngxīnsōuqiào

qiǎnsòngwénfángcánshòulièqiānjūnhuīsǎozhèngchuán

翻译
词源丰富如江河,笔墨流淌在华贵的车驾旁。
洗净眼睛,专注题写,仿佛在月下挥毫,心中激动如同仰望天空的文字。
回忆起往昔在云林中吹奏的双鸣管,如今身处寒冷的野外,居住在八窍的住所。
面对纸笔,我感到愧疚,因为才疏学浅,但愿能写出如千军万马挥洒的豪迈文字。
注释
词源:形容词源丰富。
浩浩:广大无边。
笔渠渠:笔墨流畅。
合珥华簪:形容华贵的装饰。
洗眼:聚精会神。
题挥月字:在月光下书写。
仰空书:像仰望天空般庄重。
云林旧截双鸣管:回忆过去的云林吹笛生活。
霜野新蒐八窍居:现在在寒冷野外的新居。
遣送文房:面对纸笔。
惭瘦劣:感到自己才情不足。
正椽如:如同千军万马挥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和人谢送笔》。诗中,诗人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收到笔墨的欣喜之情。"词源浩浩笔渠渠"形象地比喻了文思如泉涌,笔墨流畅,显示出对笔的赞美。"合珥华簪从属车"则形容笔的精致华美,如同贵族出行时的仪仗。接下来,诗人通过"洗眼看题挥月字,惊心犹似仰空书",表达了在使用这支笔时的专注与惊叹,仿佛在空中书写,意境非凡。

"云林旧截双鸣管,霜野新蒐八窍居"进一步描绘了笔的来历,可能暗示这支笔出自名匠之手,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最后,诗人感慨万分,觉得自己在文房中使用这样的好笔,深感惭愧,因为"遣送文房惭瘦劣",而对方的赠予却如同千军万马般气势磅礴,"千军挥扫正椽如",展现了笔的力量和诗人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赞美了笔的品质,也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馈赠者的感激之情。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凤凰台

危台飘尽碧梧花,胜地凄凉属梵家。

凤入紫云招不得,木鱼堂殿下饥鸦。

(0)

无心居士刘君挽词

应物无心善自宽,临财有义肯儒酸。

竹林逸老多馀庆,鸿苑奇书独饱观。

名父平生淹簿领,佳儿他日绍衣冠。

追思再世相逢旧,西望梅溪一永叹。

(0)

悼王思中

风前不见玉壶冰,追想欷歔泪欲横。

官小仅能离令尹,家贫还祗似书生。

深沉每见仁人勇,惠爱常留长者名。

不负铭诗并篆字,千年松柏共佳声。

(0)

水调歌头·其三留别茶漕二使者

数月已办去,今日始成行。

天公怜我,特地趁晓作霜晴。

万里奔驰为米,四载淹留为豆,自笑太劳生。

父老漫遮道,抚字愧阳城。君有命,难俟驾,合兼程。

故山心切,猿鹤应是怨仍惊。

多谢使华追路,不忍客亭分袂,已醉酒犹倾。

莫久西南住,汉代急公卿。

(0)

兰陵王

角声切。何处梅梢弄雪。

还乡梦,玉井楼前,千朵芙蕖插空碧。邻翁问消息。

为说红尘倦客。

应怜笑、弓剑旌旗,底事留人未归得。淮山旧相识。

记急处笙歌,静里锋镝。隋堤杨柳犹春色。

嗟十载人事,几番棋局,青油年少已鬓白。

漫惆怅京国。朱墨。困无力。似病鹤樊笼,老骥羁勒。

夕阳不系栖林翼。待添竹东圃,种松西陌。

功名休问,吾老矣,付俊杰。

(0)

秋雨

梅花五鼓城头角,吹向愁人枕前落。

一声心胆碎无馀,三声两声那更作。

天明起坐壁为邻,檐外垂垂秋雨脚。

雨脚强,鬓毛弱,若为一滴白几茎,纵使赤松犹老却。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