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夜泊千墩浦,耳内都无鸡犬声。
到处试从村老问,无人不颂宰官清。
一年秋赋相将毕,两月春田次第耕。
恻隐愿加时赈给,莫劳安抚问民情。
扁舟夜泊千墩浦,耳内都无鸡犬声。
到处试从村老问,无人不颂宰官清。
一年秋赋相将毕,两月春田次第耕。
恻隐愿加时赈给,莫劳安抚问民情。
这首明代诗人龚诩的《千墩夜泊上郑明府》描绘了夜晚泊船千墩浦的宁静景象。诗人通过“耳内都无鸡犬声”,展现了乡村夜晚的寂静和远离尘嚣的特点。他随后询问村民,发现每个人都称赞地方官员郑明府的清廉,反映出官员的良好口碑。诗中还提及了农事活动,秋收已毕,春耕即将开始,显示出农村生活的规律与和谐。
诗人表达出对百姓疾苦的关怀,希望官府能适时救济,而不是仅仅形式上的慰问。这种体恤民生的情感,体现了古代士人对于社会治理的理想追求。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公正清明政治的向往和对百姓福祉的关注。
峡过西陵秀自钟,明公遇主更寅恭。
华阴经学尊杨震,江左时名借顾雍。
铨部昔年收白屋,银台封事入金墉。
陪京曾统舟师役,截海全清戍垒烽。
网纪百僚欢圣日,班行八座蹑仙踪。
独持邦法秋为省,常待家租岁有供。
置驿宾朋频请谢,楗扉文史每从容。
望中霞色三千丈,赋里烟花几万重。
缑氏玉笙吹似凤,关门紫气识犹龙。
篸山不隔玄君宅,衡岳长连石廪峰。
早曙此时餐沆瀣,清尊何处傍芙蓉。
授书客去将辞汉,圯上还能访赤松。
君不见万君魁垒边关士,读书万卷笔为耜。
长安射策见天子,二十声名满人耳。
试令南阳白水乡,更以元城沙麓宰。
我昔燕中一遇之,和歌忽散荆高市。
玺书频赐偃师侯,楼橹直望扶风时。
飘蓬去住隔会面,七年稍复执鞭弭。
宝坁授邑历试劳,轻辀熟路今三仕。
君之前令丁与詹,我幸同官西署里。
共将边略推腾骧,何限时才让开美。
君不见茂陵万修宰,信都将军河北封槐里。
又不见江东万彧镇,巴丘丞相吴邦冠青史。
奕世名家不乏人,中原几见翔麟紫。
矫首长安日望君,丁詹二子长相俟。
及瓜斗酒出都亭,东方车骑翩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