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宋膳部惟一余太史伯祥过姚太守叙卿斋中看菊得残字》
《同宋膳部惟一余太史伯祥过姚太守叙卿斋中看菊得残字》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霜天下马一尊残,把菊深秋兴倍欢。

摇落未应同泽畔,风流今尚在江干。

乌衣旧宅通花市,锦石高斋傍蕊栏。

笑问东都白居士,许携宾客几回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与友人一同探访姚太守的叙卿斋,观赏菊花的情景。首句“霜天下马一尊残”,以霜天为背景,渲染出一种清冷而略带萧瑟的氛围,同时“一尊残”则暗示了饮酒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在的聚会氛围。接着,“把菊深秋兴倍欢”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赏菊,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深秋之美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摇落未应同泽畔,风流今尚在江干。”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眼前的菊花与历史上的名士相联系,暗示了菊花不仅象征着自然界的美丽,也承载着文人雅士的风骨与情怀。通过“未应同泽畔”的反问,强调了菊花不同于那些随波逐流的植物,它依然保持着独立高洁的姿态。

“乌衣旧宅通花市,锦石高斋傍蕊栏。”这两句描绘了叙卿斋的环境,既有传统的古典美(乌衣旧宅、花市、锦石),又有精致的生活气息(高斋、傍蕊栏)。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最后,“笑问东都白居士,许携宾客几回看。”诗人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向古代的文学大家白居易发问,表达了希望未来能多次前来观赏菊花的愿望,同时也暗含了对古人风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深秋赏菊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玉虹涧得日字

碧溜疏遥岑,瑶光泻晴日。

束石乍萦回,衔厓转泌瀄。

清声散竽籁,静听调琴瑟。

分流虽究万,溯始乃归一。

幽讨讯真源,汲古怀脩繘。

习坎浩自盈,到海功始毕。

(0)

读书台在双剑峰下南唐李煜读书处也

后主尝是游,幽岩既为寺。

书台俯石门,綵阁兼山赐。

双剑削天端,千秋犹霸意。

苍茫谷口来,徙倚江南思。

(0)

早春贡院宴集弋阳王遣伎咸至

江城郁郁朝常雨,溪馆泠泠雾始开。

地僻经冬封绿藓,春来随处接金杯。

莺声管吹如相妒,竹色波光倏尽回。

纷屡中庭方万舞,兼能分赏片时来。

(0)

内兄来自松江留宿鸡鸣山舍

一别清扬那更攀,相思只上对门山。

山中乱木愁仍剧,海上归云梦几还。

自尔惊人生白发,聊因为客慰离颜。

一尊虽复同明月,恐是来朝东出关。

(0)

閒爱清宵长老畏白日速羲和无停鞭流光双转毂馀生知几何抚景胡不乐蜗涎足自濡人心苦不足良宵成独游皓月当秉烛·其二

䆉稏寒未收,草根响蟋蟀。

寒月何太清,耿耿照毛发。

转令山色幽,爱此溪光滑。

夜深风露凉,山人老皮骨。

平生不能饮,负彼杯中物。

(0)

舟中漫兴五首·其一

璧月团团玉镜台,照人怀抱霎时开。

无情最是芦包水,不共西南一路来。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