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城沙带雪痕,大寒天气易黄昏。
空庭有月鸦翻地,秃树无声风在门。
旅雁何时还海上,梅花昨夜梦篱根。
愁心谁与托孤迥,且掩得帘自倒樽。
山石城沙带雪痕,大寒天气易黄昏。
空庭有月鸦翻地,秃树无声风在门。
旅雁何时还海上,梅花昨夜梦篱根。
愁心谁与托孤迥,且掩得帘自倒樽。
这首《冬夜》描绘了一幅寒冷冬夜的凄凉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绪。
首句“山石城沙带雪痕”,以山石、城沙和雪痕构成一幅冬日荒凉的画面,暗示了环境的寒冷与萧瑟。接着,“大寒天气易黄昏”一句,点明了季节与时间,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寒冷与寂静。
“空庭有月鸦翻地,秃树无声风在门。”这两句描绘了月光下的空旷庭院,乌鸦在雪地上翻飞,秃树在寒风中静默,形象地表现了冬夜的冷寂与荒凉。通过“鸦翻地”和“秃树无声”这样的细节描写,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表达。
“旅雁何时还海上,梅花昨夜梦篱根。”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梦境的手法,将旅雁比喻为漂泊的游子,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而梅花的梦境则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这两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增加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最后,“愁心谁与托孤迥,且掩得帘自倒樽。”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愁苦无人可诉,只能独自饮酒排遣。这一句既是对自身孤独状态的写照,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感慨。
整体而言,《冬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严冬和孤独时的内心世界,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