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瀑如清琴,能起尊者舞。
山灵领其意,泠泠不时抚。
我行湿双履,拨草寻来处。
过岭逢高松,疑曾挂金缕。
山花拈不尽,纷纷笑岩户。
掷杖还自嗤,空窗想眉妩。
何地无寒泉,行人自尘土。
苍茫沿涧归,踏石惊吼虎。
古瀑如清琴,能起尊者舞。
山灵领其意,泠泠不时抚。
我行湿双履,拨草寻来处。
过岭逢高松,疑曾挂金缕。
山花拈不尽,纷纷笑岩户。
掷杖还自嗤,空窗想眉妩。
何地无寒泉,行人自尘土。
苍茫沿涧归,踏石惊吼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梦游鸡足山的奇幻经历,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山川之美与心灵之静。
首句“古瀑如清琴”,以瀑布比作清雅的古琴,形象地描绘出瀑布潺潺流动的声音如同美妙的音乐,引人入胜。接着“能起尊者舞”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瀑布的韵律感,仿佛能激发人们的舞蹈欲望,营造了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
“山灵领其意,泠泠不时抚”,将山灵拟人化,赋予其感知和抚弄瀑布的能力,表现了自然界与人的精神交流,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诗人行走在湿漉漉的路上,拨开草丛寻找瀑布的源头,这一细节体现了对自然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过岭逢高松,疑曾挂金缕”,诗人穿越山岭,遇见高大的松树,想象着它们曾经挂着金线装饰,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怀想。
“山花拈不尽,纷纷笑岩户”,山花盛开,诗人似乎无法一一欣赏,只能听到它们在岩石洞穴前的欢笑声,这不仅描绘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自由。
“掷杖还自嗤,空窗想眉妩”,诗人放下手中的杖,自嘲一番,想象着在空荡的窗户前凝视着美丽的女子,这一细节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最后,“何地无寒泉,行人自尘土”,无论何处都有清冷的泉水,而行人在尘世中奔波,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永恒追求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苍茫沿涧归,踏石惊吼虎”,诗人沿着溪流返回,踏过石头时惊起了山中的老虎,这一场景既增添了故事的紧张感,也象征着自然界的原始力量与人类活动的微妙平衡。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