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无早暮总倾阳,菊已衰残尚耐霜。
西日麾戈容可返,北风携手敢嫌凉?
此邦渐喜稀桴鼓,隔岁还来就咏觞。
民欲天从宁或爽?关山自古有周行。
葵无早暮总倾阳,菊已衰残尚耐霜。
西日麾戈容可返,北风携手敢嫌凉?
此邦渐喜稀桴鼓,隔岁还来就咏觞。
民欲天从宁或爽?关山自古有周行。
这首诗以“葵”与“菊”为引子,描绘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首联“葵无早暮总倾阳,菊已衰残尚耐霜”,以向日葵和菊花作为意象,前者象征着对阳光的执着追求,后者则展示了即使在严寒中也能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两者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生命面对逆境时的顽强与坚持。
颔联“西日麾戈容可返,北风携手敢嫌凉?”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主题。诗人似乎在想象中让时间倒流,让太阳重新升起,同时也邀请北风一同前行,不惧寒冷,这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季节更替的接纳与适应。
颈联“此邦渐喜稀桴鼓,隔岁还来就咏觞”,转而关注社会与文化层面。这里“此邦”可能指某个地区或国家,“稀桴鼓”形容战事稀少,社会安定,人们开始享受和平生活。“隔岁还来就咏觞”则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希望每年都能相聚,饮酒赋诗,共享欢乐。
尾联“民欲天从宁或爽?关山自古有周行。”最后,诗人将视角转向了人民的愿望与天意的关系,提出“民欲天从”的观点,即人民的心愿往往能顺应天意,得到实现。同时,也提到了自古以来的边关与山川,强调了历史的连续性和地域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社会生活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坚韧、社会和谐以及历史传承的深刻思考。
记瞢腾,浓睡里,一片行云。未多时、梦破云惊。
听辘轳,声断也,井底银瓶。
不如罗带,等闲便、结得同心。
系画船,杨柳岸,晓月亭亭。记阳关、断韵残声。
被西风,吹玉枕,酒魄还清。
有些言语,独自个、说与谁应。
子桑闭门十日雨,何人裹饭相劳苦。
忽窥晴色入疏帘,径向孤村寻老圃。
不知双凫念云水,欲下雀罗风送起。
未容倒屣见王孙,岂是扬锤嫚公子。
长安秋雨乃复来,山阴夜雪仍空回。
他时乘兴幸告我,请扫门前红叶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