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端阳李太守甘霖重应卷》
《题端阳李太守甘霖重应卷》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古风

岭南名刺史,端阳有成绩。

端阳问为谁,长沙垂令德。

曰惟长沙公,善非一代积。

去年苗欲槁,公寝不安席。

手拈一炷香,须臾见昭假。

今年事复然,斯民忻目击。

甘霖雨下土,郊野望四塞。

滂沱及邻壤,秋田足民食。

公惠宁有心,斯民感公德。

口颂遂成碑,举手还加额。

安得长沙公,为我大邦伯。

坐令十郡内,广布阳春泽。

闾阎兴孝悌,四野无盗贼。

共育太和春,絪缊谢反侧。

(0)
鉴赏

这首明代陈献章的诗《题端阳李太守甘霖重应卷》以赞扬岭南一位名叫李的太守在端午节期间展现出的卓越政绩。诗人首先提到李太守的名声,称其为名刺史,端午时节已取得显著成就。接着,诗人询问这成绩背后的原因,答曰是由于李太守像古代的贤者一样,积累了良好的德行。

去年旱情严重,李太守忧虑民生,彻夜难眠,他诚心祈祷,不久便迎来甘霖。今年同样的恩泽再次降临,百姓欢欣鼓舞,田地得到滋润,粮食丰收。诗中描绘了雨水润泽四方,不仅惠及本地,也波及邻近地区。李太守的仁政让百姓深感其恩德,他们以口传颂其事迹,并满怀敬意。

诗人期盼李太守能继续担任更大的职务,将他的仁爱之风推广到更广阔的区域,使得十郡之内都能感受到温暖如春的恩惠。在他的治理下,社会风气淳朴,孝悌之风盛行,盗贼绝迹,呈现出一片和谐景象。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希望天下共享太和之气,消除不安与动荡。整首诗赞美了李太守的德政和百姓对其的感激之情。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题越观和方孚若韵

檐阴寂寂转西迟,检点春工倍费诗。

烟树郁苍何处洞,雨苔斑驳旧人碑。

清泉白石仙游地,芳草绿阴晴昼时。

目送水云谁领会,沙鸥点点柳丝丝。

(0)

送罗季能赴江陵幕·其二

留台雄峙渚宫边,江汉中间别一天。

号令半皆归后务,规模几不减中权。

况从席上分邹湛,细向楼头访仲宣。

为报荆人好相庆,幕中无事帅垣贤。

(0)

送罗季能赴江陵幕·其一

淳熙公论盛槐门,文献依然故笏存。

晋世昔闻期毕万,鲁人今喜见臧孙。

交游半是清流望,趋向难为俗子论。

久客诸侯宁郁郁,公卿元自出藩垣。

(0)

送扬州胡倅赴堂召·其一

击楫同呼渡,勤公佐此州。

边防新绩用,湖学旧源流。

未了平戎檄,还催向阙舟。

君王方仄席,樯燕勿迟留。

(0)

陈次贾归以二诗言别和韵送之·其一

百尺楼前舣去桅,元龙豪气肯低徊。

昔从桂岭访梅去,今自荆江载月回。

敢拟王刘曾主客,应嗤瑜逊等舆台。

转头落日阳关外,三叹可人呼不来。

(0)

连日过滩

一滩才过一滩催,虽若危哉亦壮哉。

白狗甫随狼尾去,黄牛又逐虎头来。

狂澜逐淖几成沸,坠石穿江乱作堆。

堪笑舟人诧春涨,溯流难及顺流回。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