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越观和方孚若韵》
《题越观和方孚若韵》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檐阴寂寂转西迟,检点春工倍费诗。

烟树郁苍何处洞,雨苔斑驳旧人碑。

清泉白石仙游地,芳草绿阴晴昼时。

目送水云谁领会,沙鸥点点柳丝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èguānfāngruòyùn
sòng / céngbǎi

yányīnzhuǎn西chíjiǎndiǎnchūngōngbèifèishī

yānshùcāngchùdòngtáibānjiùrénbēi

qīngquánbáishíxiānyóufāngcǎo绿yīnqíngzhòushí

sòngshuǐyúnshuílǐnghuìshāōudiǎndiǎnliǔ

注释
檐阴:屋檐下的阴凉。
寂寂:静悄悄。
春工:春天的景致。
倍费诗:需要更多的诗篇来描绘。
烟树:烟雾笼罩的树木。
郁苍:茂盛而深沉。
何处洞:哪个隐蔽的洞穴。
雨苔:雨后长出的青苔。
清泉白石:清澈的泉水和洁白的石头。
仙游地:仙境般的地方。
芳草绿阴:绿草如茵的阴凉处。
晴昼时:晴天的白天。
目送:远望。
水云:水汽与云彩。
领会:理解。
沙鸥:沙洲上的鸥鸟。
柳丝丝:随风飘动的柳条。
翻译
屋檐下的阴凉渐渐转向西方,细细品味春天的美景需要用诗歌来记录。
烟雾笼罩的树木显得深沉而苍翠,不知哪个洞穴隐藏其中,雨后的青苔斑驳,旧时的碑文依稀可见。
清澈的泉水和洁白的石头,仿佛是仙人游乐的地方,晴朗的日子里,绿草如茵,光影斑驳。
我默默地看着水云流淌,谁能理解这份意境?只有那沙鸥点点,柳丝随风摇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图。诗人通过精细的观察和深情的抒写,展现了春天里自然界的活力与美好。

"檐阴寂寂转西迟,检点春工倍费诗。" 这两句描绘了屋檐下阴凉处日光西转缓慢的情景,春天的阳光透过树叶投在墙壁上,似乎在检视和叙述着春天的劳作与诗意。

"烟树郁苓何处洞,雨苔斑驳旧人碑。" 这两句则勾勒出一幅迷雾中的树木和古老石碑的景象,树木被薄雾包围,仿佛有洞穴存在,而古碑因年久而生苔,显露出岁月的痕迹。

"清泉白石仙游地,芳草绿阴晴昼时。"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清泉、白石构成的一片仙境,以及阳光明媚之下芳草与树木交织出的绿色阴凉。

"目送水云谁领会,沙鸥点点柳丝丝。"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无限眷恋和感慨,从远处注视着流动的水与飘逸的云,心中有着无法言说的感悟;而沙滩上的鸥鸟点点,如同细碎的柳絮,在春风中轻舞,增添了一份生机与诗意。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精致描写和情感的深入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生命力的热爱,以及对永恒与流逝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颂古八首·其一

释尊拈起枝花,分明勾贼破家。

致令千古之下,儿孙逐恶随邪。

(0)

龙井十题·其二龙井亭

虚亭乱石间,中有潜虬府。

澄湛源莫穷,旱岁为灵雨。

(0)

颂古三首·其二

开口不见齿,伸手不见掌。

夜半忽相逢,葛藤长万丈。

(0)

颂古三十八首·其二十一

钟送黄昏鸡报晓,赵州何用閒烦恼。

裂破虚空作两边,古庙香炉出芝草。

(0)

颂古三十八首·其二十九

古帆未挂时,后园驴吃草。

日短苦夜长,行人须及早。

(0)

九十春光已过半,养花天气正融和。

海棠枝上莺声好,道与时流见得么。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