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次贾归以二诗言别和韵送之·其一》
《陈次贾归以二诗言别和韵送之·其一》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百尺楼前舣去桅,元龙豪气肯低徊。

昔从桂岭访梅去,今自荆江载月回。

敢拟王刘曾主客,应嗤瑜逊等舆台。

转头落日阳关外,三叹可人呼不来。

(0)
注释
舣:停船靠岸。
元龙豪气:指三国时陈登的豪放之气。
桂岭:地名,古代传说中的神仙之地。
荆江:长江在湖北荆门至荆州一段的别称。
王刘:泛指显赫的人物。
瑜逊:周瑜和吕蒙,均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阳关:古代边关,常用来象征离别。
可人:此处指令人愉快的人或事物。
翻译
在百尺高楼前停泊船只,元龙的豪迈气概岂能停留徘徊。
昔日我曾从桂岭探访梅花,如今则乘船从荆江带着月色归来。
我敢于比拟王刘那样的主人与宾客,嘲笑瑜逊等人如同车夫和仆役。
回头望去,夕阳已在阳关之外,三次叹息,却唤不回那令人愉快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所作,名为《陈次贾归以二诗言别和韵送之(其一)》。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于即将分别的不舍和感慨。

"百尺楼前舣去桅,元龙豪气肯低徊。"

这两句描绘了一艘船只在高楼之前缓缓行驶的情景,船上的桅杆已经消失在视线之外。这不仅是对即将离别场景的生动描述,也寄寓了诗人对于友人的仰望和敬佩之情。"元龙豪气"暗示了朋友非凡的才华和不凡的品格。

"昔从桂岭访梅去,今自荆江载月回。"

这里诗人回忆起过去与友人一起游历的情景,从桂岭寻访梅花至今独自从荆江带着明月返回。这两句抒写了时光的流逝和情谊的长存,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面对友人的离去所产生的情感波动。

"敢拟王刘曾主客,应嗤瑜逊等舆台。"

这两句中,诗人将自己与朋友的交情比作古代名士王粲、刘伶之间的深厚友谊,并且不惮以大才子自居。这表明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自豪,同时也透露了一种超越凡俗的情感高度。

"转头落日阳关外,三叹可人呼不来。"

在这最后两句中,诗人描绘出朋友离去时夕阳西下的景象,以及自己在阳关之外反复叹息的场面。这是对即将离别和无法挽留的无奈表达,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难以忘怀的心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对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离别时内心的复杂波动。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予京居廿稔始置屋灵椿坊衰老畏寒始制青鼠袍且久乏马始作一车出入皆赋诗自志·其二

青鼠毛衣可禦寒,秃襟空袖放身宽。

遮头更著狐皮帽,好个侬家老契丹。

(0)

越僧无涯号栖云乞赋

上方何处但闻钟,深护林扉翠几重。

卧冷衲衣侵片石,行随锡杖度千峰。

松晴每下安巢鹤,潭暮时留听法龙。

更欲移禅沃洲去,微茫岩洞不曾封。

(0)

自悟·其二

海内虚游子,山中脱骨仙。

一单如老衲,八十又新年。

野马飞窗日,醯鸡舞瓮天。

吾今丈人行,肯与众争怜。

(0)

避地椒历

邻家急相报,且往椒历山。

登陟如猿猱,合沓同跻攀。

远近火烟起,指点望城间。

椒历不可住,迫晚登孱颜。

夜宿草树中,露下山气寒。

(0)

送清凉寺友上人归永嘉

江心旧作野客宿,石头今逢开士归。

半夜落潮随棹发,十年残梦逐云飞。

相看接手话乡里,独老忍泪沾裳衣。

新春亦有还家愿,会过石室推烟扉。

(0)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其十八

王师为体须持重,主将犹须纪律明。

功业直须豪杰做,如何贪鄙可论兵?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