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藏古寺,一道泻清泉。
老衲偏知路,高松不计年。
桥通采蘋涧,林起煮茶烟。
更爱王中舍,长谣庐岳篇。
两山藏古寺,一道泻清泉。
老衲偏知路,高松不计年。
桥通采蘋涧,林起煮茶烟。
更爱王中舍,长谣庐岳篇。
此画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林景象。两座古老的山峰间,隐藏着一座幽静的寺庙,一条清澈的泉水从山间奔流而下,注入这宁静的世界。画面中,一位老僧人似乎对周围的环境了如指掌,他所行走的道路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高大的松树挺立,岁月流转,它们见证了无数的春夏秋冬,却无从计算其年岁。
画面继续展开,一座石桥横跨于采蘋涧之上,连接着两岸,桥下的流水潺潺,映照出周围景物的倒影。茂密的树林间,袅袅炊烟升起,那是远处有人在煮茶,享受着山林间的宁静与和谐。这不仅是一幅自然风光的画卷,更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最后,诗人提到王中舍的庐岳篇,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隐居山林,追求精神自由和自然之美的敬仰之情。整幅画作与诗文相得益彰,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古城阴处饶古木,古城城下烟水绿。
江上茅堂昼掩扉,知是先生读书屋。
先生山泽列仙臞,箧无黄金家有书。
灯火辛勤三十载,添得秋霜生鬓须。
清晨起待檐光白,暮读陈编眼如月。
坚心自下董生帷,兀坐忘穿管宁榻。
平生学迈师古人,不负堂堂八尺身。
多病岂堪金带系,归来独钓碧溪春。
富贵浮云我何有,不如相遇一杯酒。
古城山色年年青,春风多种门前柳。
虎牢天下险,阸塞矜创见。
古今托形势,南北重喉咽。
悬崖削千仞,只轮通一线。
何物狡狯儿,平地产怪变。
能令晋楚争,解使刘项战。
至今汜水波,呜咽犹含怨。
我来千载下,驻足一吊唁。
何当铲岩㟧,夷岨就平衍。
销兵铸耕锄,寸寸人得畋。
四海垣不虞,奸雄尔奚擅。
丈夫贵问学,有学身乃尊。
圣贤炳谟训,方册幸具存。
求之非有他,所在用力勤。
譬如山下水,其出初有源。
盈科方浩浩,遂作波涛翻。
又如玉在璞,莫辨珉与璠。
雕琢既成器,孚尹烂焞焞。
人身本一物,不学复奚论。
学成自见用,不必事趍奔。
上焉为国华,下以大其门。
我观膏粱子,志气亦轩轩。
寻芳紫陌晓,买笑青楼昏。
年少诚足乐,面墙将何言。
徐生英俊姿,家世袭衣冠。
结发事书史,终年不窥园。
萤囊暑夕照,蠹简霜晨翻。
及兹种植立,岂不培本根。
一朝功名至,看尔高飞鶱。
我言厚劝子,愿子心毋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