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徐生》
《赠徐生》全文
元 / 王祎   形式: 古风

丈夫贵问学,有学身乃尊。

圣贤炳谟训,方册幸具存。

求之非有他,所在用力勤。

譬如山下水,其出初有源。

盈科方浩浩,遂作波涛翻。

又如玉在璞,莫辨珉与璠。

雕琢既成器,孚尹烂焞焞。

人身本一物,不学复奚论。

学成自见用,不必事趍奔。

上焉为国华,下以大其门。

我观膏粱子,志气亦轩轩。

寻芳紫陌晓,买笑青楼昏。

年少诚足乐,面墙将何言。

徐生英俊姿,家世袭衣冠。

结发事书史,终年不窥园。

萤囊暑夕照,蠹简霜晨翻。

及兹种植立,岂不培本根。

一朝功名至,看尔高飞鶱。

我言厚劝子,愿子心毋谖。

(0)
鉴赏

这首诗《赠徐生》由元末明初的诗人王祎所作,通过对比和比喻,表达了对勤奋学习、追求学问重要性的深刻见解。

诗中首先提出“丈夫贵问学,有学身乃尊”,强调了知识与学问对于个人尊严的重要性。接着,诗人运用“圣贤炳谟训,方册幸具存”来强调经典文献是智慧的源泉,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珍视。通过“譬如山下水,其出初有源。盈科方浩浩,遂作波涛翻”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了知识积累的过程,如同水源不断汇聚,最终形成浩瀚的波涛,寓意着学问的深厚与广博。同时,“又如玉在璞,莫辨珉与璠。雕琢既成器,孚尹烂焞焞”则进一步阐述了知识的珍贵与价值,如同未经雕琢的玉石,经过精心打磨后,才能展现出其真正的光彩。

诗人随后指出,人若不学习,就无法理解自身存在的意义。但学习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功名,而是为了提升自我,无论是为国家贡献,还是扩大家族声望。诗中通过对比“膏粱子”的享乐生活与“徐生”的勤奋学习,强调了不同价值观的选择。最后,诗人鼓励徐生继续努力,相信他的付出终将得到回报,成就一番事业。

整首诗语言流畅,寓意深远,不仅体现了对学问的重视,也蕴含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以及对勤奋努力的赞美。

作者介绍

王祎
朝代:元   字:子充   籍贯:义乌来山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义乌来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颂古二十八首·其二十三

师子咬人,狂狗逐块。

三十里来方始悟,何似当初莫入去。

(0)

颂古十一首·其五

背前面后扬家丑,揭地洪音师子吼。

分付仙陀知不知,法身午夜藏北斗。

(0)

揖让图

行必有师,进之以礼。昭昭君子心,对面风波起。

(0)

瞿居士号无知

过缘触境总茫然,地阔天宽著那边。

一点既明超物表,不知将底鉴偏圆。

(0)

善应无方

两脚蹒跚林叶稀,去来初不涉离微。

灵机未转已先照,踪迹拟从何处归。

(0)

沔禅人之雁荡

风高木落雁山秋,鞭起无依穴鼻牛。

村草步头拦不住,大方随处有良畴。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