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扬州胡倅赴堂召·其一》
《送扬州胡倅赴堂召·其一》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击楫同呼渡,勤公佐此州。

边防新绩用,湖学旧源流。

未了平戎檄,还催向阙舟。

君王方仄席,樯燕勿迟留。

(0)
注释
击楫:众人划桨。
同呼:齐心协力。
渡:过江。
勤公:勤劳的官员。
佐:辅佐。
边防:边境防御。
新绩:新的功绩。
湖学:湖湘学派。
旧源流:古老的学术传承。
未了:尚未完成。
平戎檄:平定敌人的文书。
还催:又催促。
向阙舟:返回朝廷的船只。
君王:君主。
方仄席:正忙碌。
樯燕:船上的燕子。
勿迟留:不要拖延。
翻译
众人齐心划桨过江,勤劳的公仆辅佐此州。
边境的防务新功显著,湖学的古老传统延续。
尚未完成平定敌人的命令,又催促着返回朝廷的船只。
君王正忙于国事,船上的燕子不要拖延停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即将启程前往京城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远行者以及国家边防形势的关切。首句“击楫同呼渡”表现出一种急迫的情绪,仿佛听得到船夫们挥汗划桨的声音,共同努力赶往目的地。接下来的“勤公佐此州”则是对这位即将离去的官员(勤公)的赞誉,他在地方上有着不可磨灭的政绩。

第三句“边防新绩用”,说明这个时代背景下的紧迫与重要性,可能是在战争或边疆冲突频发的情况下,这位官员被召唤回京。"湖学旧源流"则是对这片土地以及文化传承的一种缅怀,也许在暗示着诗人对于即将离去的不舍。

"未了平戎檄"表达了一种未竟的事业,可能是在说边疆的战事还没有完全解决,但他必须离开。此时紧接着“还催向阙舟”则是对时间的迫切感,他必须赶上前往京城的船。

最后两句,“君王方仄席,樯燕勿迟留”,则是在劝说这位官员不要有任何犹豫,国王(君王)正处于紧张忙碌之时,你作为臣子应当迅速返回,以完成你的使命。"樯燕勿迟留"中的"樯燕"是船的装饰,这里用来比喻官员的归去,强调不要因为私情而延误国家大事。

整首诗充满了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以及个人对友情和责任的挣扎。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宋代文人对于国是和个人义务之间复杂的情感态度。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二月五日燕夏士文漪澜堂与者鲁道原马文壁冯困如赋诗一首歌者张宝童不至故及之

漪澜堂上又东风,报荅春光酒未空。

海鸟一双鹏尾白,山花千朵鹤头红。

水边列坐皆词客,天上清歌少玉童。

不省日斜谁倒载,从教拍手笑山公。

(0)

题诚道原潇湘八景·其一潇湘夜雨

江空夜如何,急雨千里洒。

水生黄陵庙,云暗苍梧野。

鼓瑟来湘灵,移舟近渔者。

重华不可见,竹上泪如写。

(0)

驾还仁寿宫复召入赐饮白酒兼赐时服绯罗彩补

上阁登初罢,西宫敕又催。

香罗颁笥服,玉醴酌天杯。

鱼钥通宵启,金莲伴醉回。

将何报明主,伫立重徘徊。

(0)

胡少参汝茂自楚藩以诗惠寄用韵酬之·其二

自笑茆斋映雪人,谩披陈蠹学经纶。

幸于礼乐逢明圣,岂有文章动缙绅。

秉烛夜堂还草奏,揽衣朝阁更迎宾。

南宫故旧劳相问,潦倒风尘白发新。

(0)

和郭司业官舍閒咏·其二

前日瀛洲侣,同来白下居。

真能忘尔汝,时复到阶除。

鱼笋供常宴,朱铅校古书。

南都官况僻,暂免听朝车。

(0)

两广大都宪杨公母夫人寿词杨太师文敏之孙也

中丞绣斧移南粤,寿母霞觞宴北堂。

贞史百年刊阃范,相门三世引书香。

祥晖映海扶桑近,春色临阶玉树长。

何止庭闱奉牲鼎,待看勋业在旂常。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