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阳羡茶》
《阳羡茶》全文
元 / 谢应芳   形式: 古风

南山茶树化劫灰,白蛇无复衔子来。

频年雨露养遗植,先春粟粒珠含胎。

待看茶焙春烟起,箬笼封春贡天子。

谁能遗我小团月,烟火肺肝令一洗。

(0)
鉴赏

这首诗《阳羡茶》由元末明初诗人谢应芳所作,通过对阳羡茶的描绘,展现了茶文化的深厚底蕴与诗人对茶的喜爱之情。

首句“南山茶树化劫灰”,以南山上的茶树经历灾难后重生的形象,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接着,“白蛇无复衔子来”一句,运用了白蛇传说中的元素,表达了茶树在经历了劫难之后,不再有白蛇前来觅食的情景,寓意茶树的生长环境发生了变化。

“频年雨露养遗植,先春粟粒珠含胎”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经过多年的雨水滋润,茶树上长出了如珍珠般的小芽,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的复苏。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待看茶焙春烟起,箬笼封春贡天子”则展示了茶的制作过程和其作为贡品的尊贵地位。茶焙时升起的春烟,象征着茶的香气和品质,而将茶装入箬笼并献给天子,则体现了茶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高雅地位。

最后,“谁能遗我小团月,烟火肺肝令一洗”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珍贵的茶饼(小团月)的愿望,希望通过饮茶来净化身心,达到精神上的洗涤与升华。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茶对于诗人的精神意义,也反映了茶文化中追求心灵纯净的传统理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阳羡茶的独特魅力及其在诗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传达了茶文化中蕴含的哲理与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谢应芳

谢应芳
朝代:元   字:子兰   号:龟巢   籍贯:常州武进(今属江苏)   生辰:1295~1392

谢应芳(1295~1392)元末明初学者。字子兰,号龟巢,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猜你喜欢

忠节祠

真人起,元运隳。滇南由蘖,鸱张何为。

武臣请师殄勿遗,皇仁如天兼覆之。

曰汝云,蘖且平,汝能与朕为陆生。

一使功贤十万兵。

滇蘖猘,图反噬,劫我使臣改椎结。

使臣指心向天誓,头可斫,臂可断,服不可异。

中郎旄,侍中血,前有忠文后忠节。

滇南澶漫双像设,千秋万古,庙食不歇。

(0)

和周少宰伯常得孙

贺缄云锦织天孙,庆与徐卿异日论。

眼底诗书先付托,膝前啼笑赖温存。

名驹汗血元无价,丽水生金信有源。

四世五公看盛事,于家何必更为门。

(0)

送僧方册归善权寺

荆溪东望梦崚嶒,欲访坡翁惜未能。

今日上人飞锡去,西风谁与摄衣登。

洞沿玉带随仙李,泉落铜棺漱古藤。

他日三生堂外见,山人应讶我来曾。

(0)

哭同年刘景元谕德三首·其二

落日船头见素帷,梦中昨夜哭君时。

交游四海今谁在,心事平生我最知。

博失郑侨疑莫问,直怀叔向泪空垂。

临终老眼犹能视,免得区区谏用尸。

(0)

送夏璪下第还江阴

家声戚里流传久,才气科场挺出殊。

自昔昆山誇片玉,一朝沧海得双珠。

市中定价谁高下,暗里朱衣信有无。

归去江头养神骏,春风历块看过都。

(0)

游京城西山三首·其二

三年渴思玉山泉,濯足盘陀一爽然。

寒漱石根鸣决决,光摇云影静娟娟。

诸贤好作山阴会,老子仍工水底眠。

汲得一瓢城里去,霈为甘雨洒炎烟。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