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文殊寺》
《大文殊寺》全文
清 / 王昶   形式: 古风

五岳泰华衡恒蒿,出云降雨参神功。

此外灵区表绝胜,菩提娑树侔天宫。

普陀独镇巨澥中,峨眉鸡足西南雄。

妙吉祥居道场启,若非天眼焉能穷。

萦青缭白千万叠,须弥鹫岭遥相通。

风沙万里截紫塞,冰雪三伏浮苍穹。

十方三界来听法,龙王鬼伯相随从。

烟霄朝现应真像,刀仗夜伏修罗凶。

鲸钟鼍鼓互震吼,狮林鹿苑殷虚空。

窣堵波高飏铃铎,睺罗那厂开荒丛。

望海峰峦更奇伟,归墟赴壑连鸿濛。

洹沙净众得未有,梵呗响答千岩松。

忆自摩腾入中夏,昙鸾灵辨追前踪。

长者雨花撰合论,导师海墨分禅宗。

弥天并尽未来际,一切摄授归圆融。

生平梦游安得至,何幸万骑随飞龙。

登山入寺首瞻仰,已觉壮丽非人工。

狞狮狂象愁调御,华严楼阁森重重。

严寒渐退春意足,慈云慧日交曈昽。

南台中台次第到,水田万指咸趋风。

黄衣红帽亦密教,大宝所授薰修同。

山镫夜炬闻可见,愿乞加被昭颛蒙。

(0)
鉴赏

这首清代王昶的《大文殊寺》描绘了五岳名山的壮观景象,以及普陀、峨眉、鸡足等佛教圣地的神秘与威严。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景观与佛教神话相结合,如“出云降雨参神功”、“菩提娑树侔天宫”,展现出寺庙的神圣气象。

诗中提到的“妙吉祥居道场启”、“十方三界来听法”等句,揭示了寺庙作为佛法传播的重要场所,吸引了众多信徒和神灵的朝拜。山势险峻,如“萦青缭白千万叠”、“鲸钟鼍鼓互震吼”,又显现出修行环境的艰辛与庄严。

诗人感叹自己未能亲临此地,但通过想象,感受到寺庙的壮丽和佛法的深远影响。最后,他表达了对佛光普照、众生福祉的祈愿,以及对僧侣们修行生活的敬仰。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教信仰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作者介绍

王昶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感怀·其二

菖蒲邂蚤虱,蚰蜒引可怵。

奇香衣恣薰,损肺毋乃疾。

如何顿忘损,而云岂无益。

(0)

戊辰九月将从楚游留呈两大人兼别弟妹·其三

小别已难堪,况复有远行。

从兹远父母,卫女同伤情。

我意诚恻恻,大义岂不明。此身不自主。

万感中怀生,天心无两全,垂袖重吞声。

(0)

杂兴·其三

浙江指滇池,计程乃盈万。

先君赋行役,边徼扬令问。

文翁辟讲肆,弦管有流韵。

乐职已陈诗,讲德方撰论。

空馀神马颂,竟绝碧鸡讯。

愧非伦芝才,清名轶南郡。

(0)

题焦山吸江楼·其二

绝顶临高阁,苍茫入望收。

山含太古意,月照大江秋。

云水通呼吸,帆樯自去留。

何须扫浓翠,面面豁吟眸。

(0)

乙丑五月十四日叛苗陷石阡叔兄巷战死节余亟负母逾垣出馀人从之既闻贼将至全家投署后荷池中贼相谓曰严太守清官眷属不可犯也遂得免贼退后奉母旋里途中纪事·其二

早办靴刀一死轻,全家蕉萃困围城。

已拌沈水从先络,谁使逾垣作吕荣。

天意欲全黄口嗣,时危竟弛赤眉兵。

惊魂定后还思痛,自是明祗感至诚。

(0)

舟次白泖塘遇雪至梅里闻省城克捷时癸亥冬十月廿五日也

白泖扬帆驶急流,荻花枫叶渺沧洲。

江潮夜走重关怒,吴榜朝喧估客愁。

落日冻云迷泽国,朔风吹雪上征裘。

羽书一月传三捷,喜说将军入蔡州。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