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各分流,至海皆同源。
傥于中道画,潢污无本根。
子今始滥觞,如河发昆崙。
勿作涧溪止,当规溟海尊。
谁谓水至弱,盖有刚者存。
批岩仍抉石,万里争东奔。
朝来示我书,此意固已原。
可鄙枨也欲,奚为丘之门。
愿子更践履,岂云但知言。
百川各分流,至海皆同源。
傥于中道画,潢污无本根。
子今始滥觞,如河发昆崙。
勿作涧溪止,当规溟海尊。
谁谓水至弱,盖有刚者存。
批岩仍抉石,万里争东奔。
朝来示我书,此意固已原。
可鄙枨也欲,奚为丘之门。
愿子更践履,岂云但知言。
这首诗以水的流动比喻人生的道路和志向,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范子庚的劝诫与期望。首句“百川各分流,至海皆同源”描绘了众多河流各自源头各异,但最终汇入大海的情景,象征着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起点,但目标应是相同的。接下来,“傥于中道画,潢污无本根”告诫范子庚不要在中途停滞,否则将失去根本。
诗人进一步鼓励范子庚要有远大抱负,“子今始滥觞,如河发昆崙”,将他的起步比作黄河发源于昆仑山,暗示其潜力巨大。接着,诗人强调水虽看似柔弱,实则蕴含力量,“谁谓水至弱,盖有刚者存”,鼓励他坚韧不拔,勇往直前。
最后,诗人引用范子庚的来信,肯定了他的理解,并批评那些目光短浅的人,“朝来示我书,此意固已原”,希望范子庚能付诸实践,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愿子更践履,岂云但知言”。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表达了对朋友的期许和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天意应偏与,春工已尽归。
来如从月下,去似逐云飞。
艳绝声名远,清多香气微。
轻阴资润泽,斜照动光辉。
剧饮千钟醉,相鲜五綵衣。
曾非重芳物,庶以奉慈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