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应偏与,春工已尽归。
来如从月下,去似逐云飞。
艳绝声名远,清多香气微。
轻阴资润泽,斜照动光辉。
剧饮千钟醉,相鲜五綵衣。
曾非重芳物,庶以奉慈闱。
天意应偏与,春工已尽归。
来如从月下,去似逐云飞。
艳绝声名远,清多香气微。
轻阴资润泽,斜照动光辉。
剧饮千钟醉,相鲜五綵衣。
曾非重芳物,庶以奉慈闱。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蔡襄所作的《十九日奉慈亲再往吉祥院看花》。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敬爱和孝心。首联“天意应偏与,春工已尽归”暗含上天眷顾之意,春光仿佛专为母亲而至,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颔联“来如从月下,去似逐云飞”运用比喻,写花朵在月光下悄然绽放,随风飘逸,形象生动。
接下来的诗句赞美了花的美丽与香气,“艳绝声名远,清多香气微”,既描绘了花朵的外在美,又暗示其内在的高洁品质。诗人进一步借花喻人,表达对母亲的赞美,希望她能如同花朵般受到滋润,光彩照人。
尾联“轻阴资润泽,斜照动光辉”描绘了阴晴变化中的花影,寓意母亲的生活需要关爱和温暖。最后两句“剧饮千钟醉,相鲜五綵衣”则通过想象母亲欣赏花海的场景,表达了对母亲快乐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体现了蔡襄对母亲深沉的孝顺之情。
最关心节序,又早清明。风乍暖,日初晴。
唤吾徒、携著黄柑绿酒,乐游原上,去听鸧鹒。
不上红楼,何知紫陌,只傍松涛响处行。
无那故人先惜别,春风故遣柳条青。
此去扬州路好,竹西歌吹,正三月、花满江城。
樱笋会、木兰亭畔,高吟烂醉,让尔成名。
自顾茫茫,一官远客,春愁黯黯,万事飘零。
怅离情乡思,乱如芳草,散比浮萍。
曾几何时。忆东阁梅开,镇日论诗。
一从华选,分直春台,含香入对龙墀。
羡身居端锦,小仪澄淡转中仪。
庆弹冠,赐隃麋一点,赤管双枝。
犹记南宫宴罢,幸追陪玉勒,狼藉金卮。
忽忆莼鲈,归来蓬荜,浮云北望相思。
欲飞腾无计,穷愁真悔著书迟。问何为。
花前作赋,醉里填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