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千万仞,回合紫烟深。
我昨寻仙去,题诗珠树林。
送君临海曲,计月到山阴。
为问泉源上,青松又几寻。
罗浮千万仞,回合紫烟深。
我昨寻仙去,题诗珠树林。
送君临海曲,计月到山阴。
为问泉源上,青松又几寻。
这首明代诗人李云龙的《送潘乾父游罗浮》以山水为背景,描绘了送别友人游历罗浮山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句“罗浮千万仞,回合紫烟深”描绘了罗浮山的雄伟壮观,山峰连绵起伏,高达千仞,环绕之间,紫色的云雾缭绕,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深的氛围。接下来,“我昨寻仙去,题诗珠树林”表达了诗人曾经探访此地,留下了诗篇于珠树林中,暗示了罗浮山不仅自然景观迷人,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说故事。
“送君临海曲,计月到山阴”则点明了此次送别的目的地,友人将前往海边,预计一个月后到达山阴,预示着旅程的遥远与期待。最后,“为问泉源上,青松又几寻”以问句结束,既是对友人旅途安全的关切,也寄托了对友人探索未知、追求精神境界的美好祝愿,同时暗含了对罗浮山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柳条风动早春初,曾向山中觅隐居。
梅片雪飞残腊后,又从川上读遗书。
询求近致师臣币,缮写犹淹聘使车。
君相只知崇正学,不将封禅问相如。
黑云童童起东麓,俄顷狂风捲茆屋。
黄昏雨势尽连山,入县滂沱四更足。
去年八月蝗虫多,今年奈此潦涨何。
方当饥馑复忧旱,蛮老惟共寻干戈。
谣言诞漫俱难听,群吏询谋起余病。
沈公遗迹在前山,有念叩之无不应。
我穷落此荒隅中,岂意神交得沈公。
愿香未息甘霖注,如此嘉惠惭何功。
岩前古祠空馀窍,我欲题诗沈公笑。
至人应物自无心,归路联翩月相照。
吁嗟人暴今方定,同姓秦徐异衰盛。
君看芉屈复何存,犹有遗民奉昭圣。
晶荧丹碧飞甍间,仿佛章华渚宫静。
四时歌舞尚巫觋,三月莺花满城径。
骍弓宝校争晓出,锦带宫袍与春映。
卷发盘龙剑士高,细腰勒马宫娥莹。
熊君珥貂当警跸,鹭序称觞俨朝觐。
麾幢影散绿云飞,弦索声迟玉箫并。
我闻神灵本正直,恐有凭依骇观听。
春秋未许僭王章,尸祝宁应窃天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