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杨侍郎·其二》
《杨侍郎·其二》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漕河水入汉江流,逆浪吹邻上比州。

为送新篇归岘首,亦知旧荫满沙头。

每思吾道长城在,常喜斯民命脉留。

圣宋卜年周十倍,须公同住八千秋。

(0)
注释
漕河:古代运河名。
汉江:长江最长的支流。
逆浪:逆着水流的波浪。
比州:古代地名,可能指湖北的荆州一带。
岘首:地名,位于湖北襄阳附近。
旧荫:过去的庇护或恩泽。
沙头:河边沙滩。
吾道:我所遵循的道理或信念。
长城:比喻坚固的防御或持久的力量。
斯民:这里的人民。
圣宋:对宋朝的尊称,强调其神圣性。
卜年:预测寿命或国运。
八千秋:极言时间长久,象征永恒。
翻译
漕河之水汇入汉江,逆流而上的波涛吹向邻近的比州。
为了送新的诗篇回到岘首,也深知那里的旧日荫庇仍洒满沙洲。
每当想到我所坚守的道义如同长城永存,心中欢喜民众的生命线得以保留。
圣明的宋朝预测寿命长达十倍于前,期盼您能与我们共享这八千年的好时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杨侍郎(其二)》。诗中描述了漕河水汇入汉江的壮丽景象,以及逆浪翻涌的情景,暗示着杨侍郎的影响力如同水流般深远。诗人借此表达对杨侍郎的新篇章寄予厚望,认为他的智慧和德行犹如岘首的荫庇,长久地照拂着百姓。诗人感慨万分,认为在杨侍郎的引领下,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得以维系,圣明的宋朝国运将会更加昌盛,期望杨侍郎能长寿,与国家共度八千春秋。整首诗赞美了杨侍郎的贡献和对国家的忠诚,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简斋年七十五腹疾累月自忧不救邀作豫挽诗·其二

一代文章作满家,争求珠玉散天涯。

替人未得公须住,天上宁无蔡少霞。

(0)

题二王帖·其二

写付官奴论一通,千秋俯首有涪翁。

自怜无力收遗本,梁帝何尝擅折衷。

(0)

题二王帖·其一

自断平生誓墓馀,会稽东去世情疏。

无端却念虞安吉,不似田閒种果书。

(0)

论墨绝句九首·其二

涉足尘埃世态生,山林养节久方成。

论松略似观人法,谁及新安戴彦衡。

(0)

官塘

碧云岩壑盘遥势,斜日榛林映晚清。

涧虎欲来风满谷,四山秋叶一时鸣。

(0)

彰德怀古

鞞铎居然拥伯才,地蟠河朔气佳哉。

丹崖秋幸黄华馆,玉貌春歌金凤台。

漳水东流何日尽,高城西对夕阳开。

独怜石柱平城去,犹似铜人洛下来。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