鞞铎居然拥伯才,地蟠河朔气佳哉。
丹崖秋幸黄华馆,玉貌春歌金凤台。
漳水东流何日尽,高城西对夕阳开。
独怜石柱平城去,犹似铜人洛下来。
鞞铎居然拥伯才,地蟠河朔气佳哉。
丹崖秋幸黄华馆,玉貌春歌金凤台。
漳水东流何日尽,高城西对夕阳开。
独怜石柱平城去,犹似铜人洛下来。
这首诗描绘了彰德的历史风貌与自然景观,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壮丽的自然美。首联“鞞铎居然拥伯才,地蟠河朔气佳哉”以“鞞铎”象征历史的回响,赞颂了彰德之地拥有卓越的领袖人才,同时点明了其地理位置的优越,靠近河朔,气候宜人。颔联“丹崖秋幸黄华馆,玉貌春歌金凤台”则通过秋天的丹崖与黄华馆、春天的玉貌与金凤台,展现了四季变换中彰德的美丽景色,以及人文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
颈联“漳水东流何日尽,高城西对夕阳开”运用了漳水东流不息与夕阳西下的自然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长河,同时也暗示了城市在夕阳下展现出的宁静与辉煌。尾联“独怜石柱平城去,犹似铜人洛下来”则通过想象中的石柱和平城,以及铜人从洛阳而来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彰德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更蕴含了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展望,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对美好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