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年踪迹遍雕题,传道重游洱水西。
离梦独牵张半谷,风流惟共李中溪。
郑玄耐可笺浮蚁,王勃何须檄斗鸡。
紫菀丹丘曾有约,赤松黄石肯相携。
廿年踪迹遍雕题,传道重游洱水西。
离梦独牵张半谷,风流惟共李中溪。
郑玄耐可笺浮蚁,王勃何须檄斗鸡。
紫菀丹丘曾有约,赤松黄石肯相携。
这首明代张含的《怀用修仁甫》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深深怀念。首句“廿年踪迹遍雕题”描绘了诗人多年来的漂泊生涯,足迹遍布各地,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次句“传道重游洱水西”则暗示了诗人此次重访洱水,可能是为了追寻过去的教诲和友情。
“离梦独牵张半谷,风流惟共李中溪”两句,通过“张半谷”和“李中溪”两位朋友的名字,表达了诗人对与他们共度的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此刻独自怀想的感伤。“郑玄耐可笺浮蚁,王勃何须檄斗鸡”运用典故,借郑玄研读经书的专注和王勃才华横溢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学问和才情的向往,同时也暗含对友人才华的赞美。
最后两句“紫苑丹丘曾有约,赤松黄石肯相携”以仙人典故作结,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共同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去的追忆。
齐奴豪奢世所无,大开金谷城西隅。
花间构亭走石渠,晓日光射珊瑚株。
绮罗围香拥名姝,诗酒或复来文儒。
放浪剧饮朝达晡,东风三日吹不苏。
自谓百岁常欢娱,岂知运去命与俱。
可怜楼前啼绿珠,繁华一旦如华胥。
人间俯仰岁易徂,但见遗址栖烟芜。
吁嗟齐奴不可呼,五马何尔行踟躇。
安庆城,何其长。城北山兀兀,城南水汤汤。
下流带闽浙,上流襟江湘。
余侯昔日守此邦,遭时孔艰多陆梁。
群凶倡乱陷淮楚,贼锋远来谁敢当。
余侯仗义思报效,日夜并力修城隍。
许国何曾顾家室,奋刀直欲歼豺狼。
手提精兵才半万,身作藩维蔽一方。
屡陈忠义激将士,闲引诸生升讲堂。
人人思奋不携贰,奈时不支良可伤。
贼围四面势愈亟,扶病裹创赴敌场。
檄书不通外无援,困守孤城经七霜。
阖门节义古来少,应为世道扶纲常。
圣朝有诏重褒美,复敕立庙长淮傍。
睢阳淮南与浔阳,千秋万古同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