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峰飘泊又经年,却忆槎头缩项鳊。
三伏炎光真烁石,重湖骇浪远连天。
快风坐阅千帆过,上水徒劳百丈牵。
坎止流行随所遇,便当归去访林泉。
雁峰飘泊又经年,却忆槎头缩项鳊。
三伏炎光真烁石,重湖骇浪远连天。
快风坐阅千帆过,上水徒劳百丈牵。
坎止流行随所遇,便当归去访林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戡的《江行阻风》,描绘了诗人乘船在江上遭遇阻风时的所见所感。首句“雁峰飘泊又经年”以大雁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暗示了诗人长期在外游历的艰辛。次句“却忆槎头缩项鳊”回忆起家乡的美味,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三句“三伏炎光真烁石”生动描绘了夏日酷暑中烈日炙烤的景象,展现了旅途中的艰难与炎热。第四句“重湖骇浪远连天”进一步渲染了江面波涛汹涌的险恶环境,表达了诗人对未知阻挠的无奈。
第五、六句“快风坐阅千帆过,上水徒劳百丈牵”通过“快风”与“千帆过”反衬出自己的停滞不前,而“上水徒劳百丈牵”则形象地写出船只逆流而上的艰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急和无力感。
最后两句“坎止流行随所遇,便当归去访林泉”表达了诗人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决定一旦风停,就返回山林享受宁静的生活。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哲理,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又向往归隐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