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落荆山璆,辉光烛中天。
举举同声友,五彩蔚相宣。
舒啸似鸾凤,摇笔生云烟。
玉壶酒易满,金枢月难圆。
对景不尽意,应嗟离别年。
落落荆山璆,辉光烛中天。
举举同声友,五彩蔚相宣。
舒啸似鸾凤,摇笔生云烟。
玉壶酒易满,金枢月难圆。
对景不尽意,应嗟离别年。
这首明代诗人黄佐的诗《同年会以新秋同年雅集为韵六首》(其四)描绘了一幅聚会场景,通过对荆山璆的赞美,象征着聚会者的才华如同瑰宝般熠熠生辉,照亮了整个聚会的氛围。"举举同声友"表达了众人志同道合,友谊深厚。诗人运用比喻,将朋友们的谈笑风生比作鸾凤和鸣,挥毫泼墨则如云烟缭绕,展现了他们的才情与文采。
"玉壶酒易满,金枢月难圆"两句,借酒与月的意象,寓意时光易逝,人事难全,暗示了聚会的美好时光虽然短暂,但友情却如同美酒和圆满的月亮一样珍贵。最后两句"对景不尽意,应嗟离别年"则流露出对相聚时光的留恋以及离别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深珍视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赞美了朋友间的才情,又寓含了人生的无常与感慨,富有哲理意味。
泥泥露凝叶,骚骚风入林。
以兹皓月圆,不厌良夜深。
列坐屏轻箑,放怀弦素琴。
儿女各冠笄,孙孩绕衣襟。
乃知大隐趣,宛若沧洲心。
方结偕老期,岂惮华发侵。
笑语向兰室,风流传玉音。
愧君袖中字,价重双南金。
前年冠獬豸,戎府随宾介。
去年簪进贤,赞导法宫前。
今兹戴武弁,谬列金门彦。
问我何所能,头冠忽三变。
野性惯疏闲,晨趋兴暮还。
花时限清禁,霁后爱南山。
晚景支颐对尊酒,旧游忆在江湖久。
庾楼柳寺共开襟,枫岸烟塘几携手。
结庐常占练湖春,犹寄藜床与幅巾。
疲羸只欲思三径,戆直那堪备七人。
更想东南多竹箭,悬圃琅玕共葱茜。
裁书且附双鲤鱼,偏恨相思未相见。
知君住处足风烟,古寺荒村在眼前。
便欲移家逐君去,唯愁未有买山钱。
青苞虽小叶虽疏,贵气高情便有馀。
浑未盛时犹若此,算应开日合何如。
寻芳蝶已栖丹槛,衬落苔先染石渠。
无限风光言不得,一心留在暮春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