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胡氏涧月堂二首·其二》
《寄题胡氏涧月堂二首·其二》全文
元 / 刘诜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世人不识泉,等之黄泥湍。

世人不识月,视若白瓦盘。

断蒿三板船,沮洳鳅鳝蟠。

击筳喧里耳,哓哓声不完。

嗟此泉与月,信当何人看。

我尝溯其源,颢白通广寒。

懿彼隐君子,相从此盘桓。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人”对自然美景的无知与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类认知局限性的反思。

首句“世人不识泉,等之黄泥湍”,诗人指出,人们往往将清澈的泉水视为浑浊的泥水,忽视了泉水的真正价值,形象地描绘出人们对自然美景的无知。

接着,“世人不识月,视若白瓦盘”,进一步强调了人们的认知局限,将明亮的月亮比作普通的白瓦盘,说明人们未能欣赏到月光的美丽与神秘。

“断蒿三板船,沮洳鳅鳝蟠”,描述了一幅荒凉的景象,暗示了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忽略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击筳喧里耳,哓哓声不完”,通过描述嘈杂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喧嚣、人心浮躁的感慨,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嗟此泉与月,信当何人看”,诗人发出感叹,对能真正欣赏到自然之美的人表示疑问,表达了对真正懂得欣赏自然之美的知音的渴望。

“我尝溯其源,颢白通广寒”,诗人亲自探寻泉源,体验到了清冷而纯净的自然之美,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

“懿彼隐君子,相从此盘桓”,诗人将自己比作隐居的君子,与自然美景相伴,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和对人类认知局限性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真正懂得欣赏自然之美的知音的渴望。

作者介绍

刘诜
朝代:元   字:桂翁   号:桂隐   籍贯:吉安庐陵   生辰:1268—1350

(1268—1350)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猜你喜欢

顾仲方招隐园

清秋乘兴访名园,岩壑萧疏桂树繁。

花外朱桥缘断岸,竹间苍岫引飞轩。

空山猿鹤堪招隐,满地烟霞久避喧。

翻笑淮南重方术,八公徒著养生言。

(0)

薛侍御出按贵州便道归云南省觐

绣衣持节出长安,南入牂牁路万盘。

重箐湿云常欲雨,点苍晴雪不知寒。

登车自埽豺狼迹,遇客争弹獬豸冠。

遥忆树头新酒熟,刺桐花下正承欢。

(0)

和有道村居漫兴

茅屋疏篱寄水乡,隔溪渔火照昏黄。

联翩塞雁低河影,明灭山萤扑夜凉。

花隐砧声催玉杵,叶传秋信到银床。

芒鞋竹杖閒行处,一路柴门晚稻香。

(0)

游洪阳洞

绝壁攀萝一窦穿,洞中虚豁敞壶天。

青莲倒插浑无地,玉笋长生不记年。

游客漫寻烧药处,山童犹识种芝田。

为逢贤令双凫舄,暂借云窝半日眠。

(0)

岩前方亭小坐

空亭谷口敞晴晖,迢递层岩一径微。

翠壁丹崖开宝地,寒花细草拂荷衣。

苔边云影僧频扫,松下棋声鸟不飞。

选胜何须方外去,浮生到此已忘机。

(0)

尧阶屈轶应制

圣朝已自登元恺,灵卉还能指佞臣。

自是乾坤扶正气,俨如殿陛立端人。

触邪似与神羊并,就日常依历草新。

倘使汉庭长借尔,何须请剑更埋轮。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