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朝已自登元恺,灵卉还能指佞臣。
自是乾坤扶正气,俨如殿陛立端人。
触邪似与神羊并,就日常依历草新。
倘使汉庭长借尔,何须请剑更埋轮。
圣朝已自登元恺,灵卉还能指佞臣。
自是乾坤扶正气,俨如殿陛立端人。
触邪似与神羊并,就日常依历草新。
倘使汉庭长借尔,何须请剑更埋轮。
这首诗以“屈轶”为喻,生动地描绘了圣朝清明、正直之士受到推崇的情景。首联“圣朝已自登元恺,灵卉还能指佞臣”,开篇即点明主题,圣明的时代已经涌现出了众多贤能之士,而这些贤能之士如同灵异的植物一般,能够识别出奸佞之人,象征着正直力量的觉醒。颔联“自是乾坤扶正气,俨如殿陛立端人”,进一步阐述这种正气的来源和表现,天地自然之力扶持着正直之气,正直之人如同朝廷的柱石,稳稳地站立在国家的舞台上,维护着社会的公正与和谐。
颈联“触邪似与神羊并,就日常依历草新”,通过“神羊”的形象,比喻正直之士敢于对抗邪恶势力,如同神羊般勇猛无畏;同时,他们也像每日更新的草木一样,不断成长壮大,展现出生命力与活力。尾联“倘使汉庭长借尔,何须请剑更埋轮”,则表达了对正直之士的期待与赞赏,如果这样的贤能之士能够在汉代那样的盛世中得到充分的利用,那么就不需要借助外力,如请剑或埋轮等极端手段来维护正义了。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对正直、公正价值的颂扬,以及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东坡居岭南,乃用鸡毛笔。
仅闻值三钱,颇恨不容墨。
昔见吴季子,盛称阎颖花。
良工选精毳,不似中缚麻。
猿叟晚狡狯,不能缚鸡卖。
偶然用鸡毛,遂传湘中派。
其柔乃过羊,其韧乃敌狼。
当年祝鸡翁,居然名其乡。
王郎持鸡毫,索我作大书。
君家有家鸡,何似吾家凫。
为郎书一纸,问郎何所似。
莫学凫翁章,还寻换鹅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