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阴细细压茅堂,吟虫啾啾昨夜凉。
雨开芭蕉新閒旧,风撼筼筜宫应商。
砧声已急不可缓,檐景既短难为长。
狐裘断缝弃墙角,岂念晏岁多繁霜。
秋阴细细压茅堂,吟虫啾啾昨夜凉。
雨开芭蕉新閒旧,风撼筼筜宫应商。
砧声已急不可缓,檐景既短难为长。
狐裘断缝弃墙角,岂念晏岁多繁霜。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细腻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秋阴细细压茅堂",写出了秋日阴霾轻柔地笼罩在简朴的茅草屋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吟虫啾啾昨夜凉",通过虫鸣声暗示夜晚的清凉,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雨开芭蕉新闲旧",芭蕉叶在雨后显得新旧交替,既有生机又有岁月的痕迹,象征着时光的流转。"风撼筼筜宫应商",筼筜竹在风中摇曳,仿佛与秋风合奏,诗人借此表达对自然和谐的欣赏。
"砧声已急不可缓",远处传来的捣衣声急促而频繁,暗示了季节更替,人们开始准备冬衣,也触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檐景既短难为长",暗指白天短暂,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狐裘断缝弃墙角,岂念晏岁多繁霜",以狐裘的破旧和被遗忘,寓言自己境遇的变迁,流露出对往昔荣华不再的感伤,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严冬将至的忧虑。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富有深沉情感的秋日怀旧诗。
截竹为杖瘦且轻,石坚竹破误汝行。
削木为杖轻且好,道远木折恐不到。
闽君铁杖七尺长,色如黑蛇气如霜。
提携但恐汝无力,撞坚过崄安能伤。
柳公虽老尚强健,闭门却扫不复将。
知公足力无险阻,怜公未有登山侣。
回生四海惟一身,袖中长剑为两人。
洞庭漫天不觉过,半酣起舞惊鬼神。
愿公此杖亦如此,适意遨游日千里。
归来倚壁示时人,海外苍茫空自记。
弟兄本三人,怀抱丧其一。
颀然仲与叔,耆老天所骘。
师心每独往,可否辄自必。
折足非所恨,所恨覆鼎实。
上赖吾君仁,议止海滨黜。
凄酸念母氏,此恨何时毕。
平生贤孟博,苟生不谓吉。
归心天若许,定卜老泉室。
凄凉百年后,事付何人笔。
于今兄独知,言之泣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