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白发卧蓬庐,虚读人间万卷书。
遇事始知闻道晚,抱疴方悔养生疏。
高门赫赫何关我,薄俗纷纷莫问渠。
羸疾少苏思一出,夕阳门巷驾柴车。
萧条白发卧蓬庐,虚读人间万卷书。
遇事始知闻道晚,抱疴方悔养生疏。
高门赫赫何关我,薄俗纷纷莫问渠。
羸疾少苏思一出,夕阳门巷驾柴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首句“萧条白发卧蓬庐”形象地刻画了诗人的孤独与衰老,居住在简陋的环境中,满头白发映衬着生活的萧索。次句“虚读人间万卷书”表达了诗人年轻时勤奋好学,但如今却感到所学知识无法施展,有种空洞无用之感。
第三句“遇事始知闻道晚”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经验的反思,意识到自己在面对世事时才明白道理来得太迟,有一种悔不当初的意味。第四句“抱疴方悔养生疏”进一步表达了对健康忽视的懊悔,因为疾病缠身才意识到平时保养身体的重要性。
接下来,“高门赫赫何关我”揭示了诗人对于权贵豪门的淡然态度,他认为那些显赫的家族与自己无关,表明了他的超脱和淡泊。而“薄俗纷纷莫问渠”则表现出对世俗纷争的不屑,不愿过多涉足。
最后两句“羸疾少苏思一出,夕阳门巷驾柴车”描绘了诗人病体稍有恢复后的愿望,渴望在夕阳西下时,驾驶一辆简陋的柴车出门走走,寻求一丝自由和宁静。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哲理,展现了陆游晚年的人生感慨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边城废兴关治乱,山河代易形势殊。
乔木亭亭表故国,前人手泽留规模。
堂前老柏双蔚起,参天黛色霜露濡。
左进右退若相逊,盘崛天矫分荣枯。
龙翔凤翥作奇态,阴森尚疑神护扶。
古物历劫聚精爽,四邑休咎占适符。
民命至重天听近,树杪厌闻朝啼乌。
君不见西台御史持明法,三槐九棘无滥竽。
又不见殷人尚鬼留社木,先罚后赏民自孚。
吁嗟乎,武侯治蜀功不朽,于今祠树犹旁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