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桑子·其六为汪蛟门舍人题画册十二帧》
《采桑子·其六为汪蛟门舍人题画册十二帧》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采桑子

浪花槅子冰纹槛,绿沁肌肤。

凉浸眉须,还有炎威半点无。

水明楼上人梳裹,旁立鸦雏。

秀鬋清矑,爱看荷盘泻露珠。

(0)
鉴赏

这首《采桑子》(其六)是清代词人陈维崧为汪蛟门舍人题画册十二帧所作。词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水边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凉与生机并存的画面。

“浪花槅子冰纹槛”,开篇以“冰纹”形容水边栏杆上的图案,仿佛冰晶般剔透,暗示了夏日中的清凉感。接着,“绿沁肌肤”一句,将绿色的水波与肌肤相联系,形象地表达了水的清凉直接渗透到人的皮肤中,营造出一种舒适惬意的氛围。

“凉浸眉须,还有炎威半点无”进一步强调了水边的凉爽,即使在炎热的夏季,这里的空气也仿佛被清凉所浸润,连人的眉毛和胡须都感受到了这份凉意,而“还有炎威半点无”则明确表示这里完全没有夏日的酷热,给人以强烈的对比感受。

“水明楼上人梳裹,旁立鸦雏”描绘了楼阁之上,水面清澈明亮,人们在享受着清凉的同时,可能正在整理自己的仪容,而旁边的小鸟(鸦雏)似乎也在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和谐感。

“秀鬋清矑,爱看荷盘泻露珠”最后两句聚焦于荷叶与露珠,秀美的头发(秀鬋)与清亮的眼睛(清矑),表达了对荷叶上滚动的露珠的喜爱之情。露珠在荷叶上滑落,不仅增加了视觉上的美感,也象征着自然界的纯净与生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捕捉了夏日水边的清凉与生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瞬间,展现了陈维崧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听雪阁叠前韵

飞鱼于云中,听雪乃峡底。

高下殊倒置,名象若斯耳。

适从寒山来,始遇空谷美。

过墙即范园,水阁重憩止。

峰色与泉声,识我重临喜。

理解泯今昔,耳观无终始。

点笔一冁然,偶如是而已。

(0)

驰烟驿

驿路驰烟著壁题,客来衣履尚凄凄。

支硎秀色千秋映,津逮遥思孔稚圭。

(0)

即事·其二

去年数坝未过水,泽国因之幸告丰。

黄弱全淮出清口,却教嫁祸宿灵虹。

(0)

杨庄闸恭依皇祖诗韵·其一

江国重巡六载馀,翠华迤逦度彭徐。

河工此地多冲要,堤堰修防慎莫疏。

(0)

柳三首·其一

青青摇曳大堤边,远带轻帆近罥烟。

春色南来排日报,几丝恰拂玉丝鞭。

(0)

过泰山再依皇祖诗韵·其一

方山一宿停清跸,泰岱岩岩见举头。

南指遥程春晓发,东来紫气马前浮。

圣踪永古并崇岳,恺泽於今在列州。

纵是瞠乎嗟莫及,觐扬敢不念深留。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