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翁志欲卧烟霞,宅枕清江欲泛槎。
心地共知容渤澥,梦魂曾不到京华。
伯鱼久已闻贤训,魏子端能起外家。
瀰望三江梁下水,陇西德泽信无涯。
乃翁志欲卧烟霞,宅枕清江欲泛槎。
心地共知容渤澥,梦魂曾不到京华。
伯鱼久已闻贤训,魏子端能起外家。
瀰望三江梁下水,陇西德泽信无涯。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楼钥为李公所作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李公高尚品格和隐逸志向的敬仰。首句“乃翁志欲卧烟霞”描绘了李公向往隐居山林、远离尘世的愿望,显示出他的高洁情操。次句“宅枕清江欲泛槎”则写了他的居所依傍清澈江水,暗示他渴望乘舟游历江湖,寄情山水。
“心地共知容渤澥”进一步赞美李公的胸怀宽广,如同大海一样包容万物。而“梦魂曾不到京华”则表达了他对繁华京城的淡泊,更显其超脱世俗的追求。接下来,“伯鱼久已闻贤训”提到李公可能像孔子的儿子伯鱼一样,深受教诲,品德出众。“魏子端能起外家”则赞扬李公有如魏晋名士,能够提升家族声誉。
最后两句“瀰望三江梁下水,陇西德泽信无涯”是对李公深远影响的总结,说他的恩德如同江河般绵延不绝,覆盖广大区域。整首诗通过描绘李公的理想生活和高尚品质,展现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崇敬之情。
束装清晓来江浦,瘦马羸童犯山雨。
解鞍入寺闻钟声,堂上僧斋日初午。
故人聆我足音喜,纱帽相逢坐东庑。
别来几日颔生须,相见惊疑更问语。
念昨与君俱随书,贫贱不为人比数。
侍郎门馆乏容悦,举子文章惭莽卤。
瞽言强献亦何有,君去东州我之楚。
可怜今日江头路,草草逢君具鸡黍。
我贫无策未容饱,君禄虽微不犹愈。
如今未可计得失,且作新诗致醇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