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装清晓来江浦,瘦马羸童犯山雨。
解鞍入寺闻钟声,堂上僧斋日初午。
故人聆我足音喜,纱帽相逢坐东庑。
别来几日颔生须,相见惊疑更问语。
念昨与君俱随书,贫贱不为人比数。
侍郎门馆乏容悦,举子文章惭莽卤。
瞽言强献亦何有,君去东州我之楚。
可怜今日江头路,草草逢君具鸡黍。
我贫无策未容饱,君禄虽微不犹愈。
如今未可计得失,且作新诗致醇醑。
束装清晓来江浦,瘦马羸童犯山雨。
解鞍入寺闻钟声,堂上僧斋日初午。
故人聆我足音喜,纱帽相逢坐东庑。
别来几日颔生须,相见惊疑更问语。
念昨与君俱随书,贫贱不为人比数。
侍郎门馆乏容悦,举子文章惭莽卤。
瞽言强献亦何有,君去东州我之楚。
可怜今日江头路,草草逢君具鸡黍。
我贫无策未容饱,君禄虽微不犹愈。
如今未可计得失,且作新诗致醇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汤村逢陈安性》。诗中描绘了清晨时分,诗人带着简朴行装,冒着山雨来到江边的汤村,解鞍入寺,恰好听到钟声悠扬,发现僧人们正在午间斋堂。诗人意外地遇见了老友陈安性,对方惊讶于诗人的变化,询问起别后的情况。
诗人回忆起过去共事的日子,感叹彼此的境遇,陈安性虽然官职不高,但诗人自谦自己的文章粗糙,而陈的处境虽然贫困,却仍能保持清廉。他们相逢的场景朴素,诗人只能以简单的饭菜招待,尽管自己尚未吃饱,但看到朋友的境况稍好,心中感到一丝安慰。
最后,诗人表示不必过于计较得失,应当珍惜友情,以诗酒表达深厚的情谊。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日常小事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
彩笔愁拈,画屏倦倚,良辰谁共游冶。
小篆香消,微波帘卷,还又夕阳西下。
曾说金钱买,信一刻、春宵无价。
旧时月色依然,酒边心事慵写。
此际乡城漏永,应扫尽碧云,庭院潇洒。
暗卜油花,频挑烟蕊,遥忆长安今夜。
相对团栾影,尽肠断、吴兰词帕。
梦约教寻,从他灯穗红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