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皇世远矣,圣道久秕糠。
纵有鲁中叟,弥缝犹未遑。
况复经秦火,烬末谁能匡。
赤帝按剑起,犄角重傍徨。
天运如此耳,不饮之何方。
壶觞辄自引,未肯须臾忘。
匪苟好沉湎,逃名托醉乡。
羲皇世远矣,圣道久秕糠。
纵有鲁中叟,弥缝犹未遑。
况复经秦火,烬末谁能匡。
赤帝按剑起,犄角重傍徨。
天运如此耳,不饮之何方。
壶觞辄自引,未肯须臾忘。
匪苟好沉湎,逃名托醉乡。
这首宋诗《读靖节集》是赵友直所作,通过对陶渊明(靖节先生)诗歌的阅读,诗人表达了对古代圣人之道式微的感慨。他认为在遥远的羲皇时代之后,圣人的教诲已经变得衰落,即使有像鲁国孔子那样的贤者,也无法立即恢复。诗人进一步指出,经过秦朝焚书的浩劫,儒家经典几乎荡然无存,没有人能挽救这一局面。他借用“赤帝按剑起”象征着动荡不安的时代,人们在困境中无所适从。
诗人认为,面对这样的天运,逃避现实并非良策,饮酒成为了他暂时逃避和寻求慰藉的方式。但他并非沉溺于酒,而是借此暂时逃离世俗的纷扰,以求得内心的宁静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整首诗寓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和个人在乱世中的无奈选择。
乡邦为作四贤诗,所识还知盛一时。
高质静专还朴厚,熙心坚正却平夷。
新尤胆略无回曲,适且才华不诡时。
他日要当为国器,喜看虎榜大名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