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秀因拳石,溪清见发鱼。
毫釐辨乔梓,咫尺有匡庐。
峰秀因拳石,溪清见发鱼。
毫釐辨乔梓,咫尺有匡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自然景色的精致与生动。"峰秀因拳石",诗人通过"拳石"这一形象,展现出山峰的峻峭与秀美,暗示了山石间的层次和力度;"溪清见发鱼"则描绘了溪水清澈见底,连鱼儿游动的细小身影都能清晰可见,表现了环境的宁静与生机。
"毫釐辨乔梓"运用比喻,形容即使是微小的差距也能分辨出高大的乔木(乔木)与低矮的梓树,显示出观察之细致入微;"咫尺有匡庐"进一步强调了空间虽小,但景色却丰富多样,仿佛庐山般的壮丽景色就在眼前,令人遐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小山景致的描绘,寓含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以及对细微之处蕴含大千世界的哲理思考。
平地有清泉,伊南古寺边。
涨池闲绕屋,出野遍浇田。
旧隐离多日,新邻得几年。
探幽皆一绝,选胜又双全。
门静山光别,园深竹影连。
斜分采药径,直过钓鱼船。
鸡犬还应识,云霞顿觉鲜。
追思应不远,赏爱谅难偏。
此处堪长往,游人早共传。
各当恩寄重,归卧恐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