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梧桐秋满庭,浮云散尽自疏星。
仙人修月浑无迹,使客乘槎自有灵。
一道银河通碧落,三更白露下青冥。
西风忽起吹黄鹤,梦断瑶池酒未醒。
蟋蟀梧桐秋满庭,浮云散尽自疏星。
仙人修月浑无迹,使客乘槎自有灵。
一道银河通碧落,三更白露下青冥。
西风忽起吹黄鹤,梦断瑶池酒未醒。
这首明代诗人黎民表的《十六夜对月》描绘了一幅秋夜静谧而神秘的画面。首句“蟋蟀梧桐秋满庭”,以虫鸣和落叶的梧桐烘托出浓厚的秋意,满庭的景象暗示了诗人独处的孤寂。次句“浮云散尽自疏星”,通过云散星现,展现出夜空的开阔与深邃。
第三句“仙人修月浑无迹”,借月光的皎洁,寓言般地表达了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但又留有神秘不可捉摸的意味。第四句“使客乘槎自有灵”,进一步延伸想象,将自己比作访仙的使者,暗示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期待。
第五、六句“一道银河通碧落,三更白露下青冥”,描绘了银河横贯天际,白露润湿青天的壮丽景象,寓意着时空的广阔和宇宙的浩渺。最后一句“西风忽起吹黄鹤,梦断瑶池酒未醒”,以西风吹过,黄鹤飞逝,象征着梦境的破碎,诗人沉浸在月夜的遐想中,仍未从美酒和梦境中完全清醒。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色与神话传说,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孤寂与怀才不遇的情感。
温风郁蒸溽,浮阴昏混茫。
始迷青嶂色,继隐朱阳光。
霏霏洒甘澍,浥浥润下方。
竹添新箨翠,草起枯荄黄。
熙然厚土内,生意咸舒张。
忧时切经旱,喜坐开山堂。
鉴彼造化机,推迁自有常。
燥馀必反湿,炎及乃回凉。
君子蹈恒运,小人乖礼坊。
贪天鲜终竟,静俟多徜徉。
昔卧庐山峡,闻君入蠡湖。
云帆摇石镜,波影静天吴。
去作南昌客,飘然下玉凫。
仙人留旧馆,都督盛新模。
落笔挥鹦鹉,荣观四座娱。
神飙清管发,逸兴白云俱。
我醉聆猿穴,南行愁鹧鸪。
祗今遥忆处,明月陇山孤。
寒碧净澈底,洒然怡我心。
乘船临中流,操瓢汲其深。
野火爇筠桂,芳茗烹璚琳。
俄顷发蟹眼,拍拍光耀金。
一酌洗烦虑,再酌开云襟。
但觉俛仰间,罗列万象森。
舒啸排寒飙,放歌激商音。
四山正寂寂,明月生东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