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岁云暮,抱膝惟长吟。
北风吹蓬藋,悲响悬高林。
仰视浮云翔,白日不为阴。
昔我三春花,今日不可簪。
昔我洛浦锦,今日不可衾。
孤鸿逐黄鹄,石上鸣瑶琴。
瑶琴弦朱丝,一操论千金。
真音不谐俗,聊以明吾心。
山中岁云暮,抱膝惟长吟。
北风吹蓬藋,悲响悬高林。
仰视浮云翔,白日不为阴。
昔我三春花,今日不可簪。
昔我洛浦锦,今日不可衾。
孤鸿逐黄鹄,石上鸣瑶琴。
瑶琴弦朱丝,一操论千金。
真音不谐俗,聊以明吾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山中,面对岁月更迭与自然景象的深刻感悟。首句“山中岁云暮,抱膝惟长吟”,点明了地点和时间,山中已是年末,诗人独自一人,怀抱双膝,长声吟唱,流露出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情感。接着,“北风吹蓬藋,悲响悬高林”两句,通过北风的呼啸和在高林中回荡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
“仰视浮云翔,白日不为阴”则转而描写天空景象,浮云飘动,阳光依旧明媚,对比之下,似乎在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接下来,“昔我三春花,今日不可簪;昔我洛浦锦,今日不可衾”四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过去美好的事物与现在的落寞进行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孤鸿逐黄鹄,石上鸣瑶琴”两句,通过孤鸿追逐黄鹄的形象,以及在石上弹奏瑶琴的动作,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最后,“瑶琴弦朱丝,一操论千金。真音不谐俗,聊以明吾心”四句,以瑶琴为喻,强调了音乐(或艺术)的真谛在于其内在的价值和情感表达,而非外在的形式或世俗的认可。这不仅是对艺术的赞美,也是诗人自我心灵的表白,表达了他对真正艺术价值的坚持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岁月流转、世事变迁时的深刻思考和独特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命、艺术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稽首一切智,圆通十方慧。
无上两足尊,法体含三世。
归命万德师,与慈启大悲。
溥度恒沙众,愿力难思□。
解空无比量,世出世间上。
了义修多罗,圆明真实相。
慧命久住持,阿僧历劫祇。
如今言下会,碎体报难齐。
我欲穷真法,法则非非法。
虽法非正固,要会无法法。
随文偈赞之,标宗立妙机。
通方闻便喜,声闻应皱眉。
红露穿碧海,是汝心非綵。
不是风幡动,如如无变改。
白日绕须弥,只今是阿谁。
共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