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雷潭寺》
《雷潭寺》全文
宋 / 赵汝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忆昔登临日,今经二十年。

峥嵘新栋宇,黼黻旧山川。

鱼响潭翻浪,鸟飞风送船。

穴空龙已去,鳞爪迹依然。

(0)
注释
忆昔:回忆过去。
登临:登山游览。
二十年:二十年时间。
峥嵘:高峻、显赫。
新栋宇:新建的房屋。
黼黻:古代礼服上的花纹,这里指装饰。
旧山川:古老的山水。
鱼响潭翻浪:鱼儿在潭水中跃动发出声音,掀起波浪。
鸟飞风送船:鸟儿飞翔,风吹动船只前行。
穴空:水洞空荡。
龙已去:传说中的龙已经离开。
鳞爪迹:龙的鳞片和爪痕。
依然:依旧。
翻译
回忆起当年登山游览的日子,如今已经过去了二十年。
崭新的建筑耸立,古老的山水依旧装饰着花纹和色彩。
鱼儿在潭水中跳跃,激起层层波浪,鸟儿飞翔,清风推送着船只。
水洞中龙已离去,但它的鳞爪痕迹仍然清晰可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汝燧的《雷潭寺》,通过对往昔登临雷潭寺的回忆,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物是人非的感慨。首句"忆昔登临日"直接引出对过去的追忆,"今经二十年"则强调了时间的跨度。接下来的"峥嵘新栋宇,黼黻旧山川"描绘了寺宇的新建与山川的永恒,新与旧形成对比,展现出岁月变迁的痕迹。

"鱼响潭翻浪,鸟飞风送船"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昔日的热闹与生机,而"穴空龙已去,鳞爪迹依然"则借龙的传说,表达庙宇虽空,但其历史和精神犹在,龙的踪迹仿佛仍在暗示着雷潭寺的过往辉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回忆起航,以眼前景致与过去对比,寓言深远,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怀念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作者介绍

赵汝燧
朝代:宋

(1172—1246)名或作汝燧。宋宗室,居袁州,字明翁,号野谷。宁宗嘉泰二年进士。主东阳县簿,迁湖南刑司狱干官,改知临川县。监镇江府榷货务,年课羡三十万。迁知郴州。历湖南宪漕,以刑部郎官召对,再差知温州。博记工文,尤长于诗,为江湖派诗人。有《野谷诗稿》。
猜你喜欢

题清源寺

儒墨兼宗道,云泉隐旧庐。

盂城今寂寞,辋水自纡馀。

内学销多累,西林易故居。

深房春竹老,细雨夜钟疏。

陈迹留金地,遗文在石渠。

不知登座客,谁得蔡邕书。

(0)

叹别

北来南去几时休,人在光阴似箭流。

直待江山尽无路,始因抛得别离愁。

(0)

小江驿送陆侍御归湖上山

鹤唳天边秋水空,荻花芦叶起西风。

今夜渡江何处宿,会稽山在月明中。

(0)

大雨行

东垠黑风驾海水,海底卷上天中央。

三吴六月忽悽惨,晚后点滴来苍茫。

铮栈雷车轴辙壮,矫躩蛟龙爪尾长。

神鞭鬼驭载阴帝,来往喷洒何颠狂。

四面崩腾玉京仗,万里横互羽林枪。

云缠风束乱敲磕,黄帝未胜蚩尤强。

百川气势苦豪俊,坤关密锁愁开张。

太和六年亦如此,我时壮气神洋洋。

东楼耸首看不足,恨无羽翼高飞翔。

尽召邑中豪健者,阔展朱盘开酒场。

奔觥槌鼓助声势,眼底不顾纤腰娘。

今年阘茸鬓已白,奇游壮观唯深藏。

景物不尽人自老,谁知前事堪悲伤。

(0)

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文章有神交有道,端复得之名誉早。

爱客满堂尽豪翰,开筵上日思芳草。

安得健步移远梅,乱插繁花向晴昊。

千里犹残旧冰雪,百壶且试开怀抱。

垂老恶闻战鼓悲,急觞为缓忧心捣。

少年努力纵谈笑,看我形容已枯槁。

坐中薛华善醉歌,歌辞自作风格老。

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

何刘沈谢力未工,才兼鲍昭愁绝倒。

诸生颇尽新知乐,万事终伤不自保。

气酣日落西风来,愿吹野水添金杯。

如渑之酒常快意,亦知穷愁安在哉。

忽忆雨时秋井塌,古人白骨生青苔,如何不饮令心哀。

(0)

有叹

壮心久零落,白首寄人间。

天下兵常斗,江东客未还。

穷猿号雨雪,老马怯关山。

武德开元际,苍生岂重攀。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