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宛转带层城,正抱幽人旧草亭。
朵朵芙蓉浮粉堞,团团桧影落疏棂。
百年形胜夸天设,一代文章属地灵。
长日振衣穷眼望,杖头云气接沧溟。
虞山宛转带层城,正抱幽人旧草亭。
朵朵芙蓉浮粉堞,团团桧影落疏棂。
百年形胜夸天设,一代文章属地灵。
长日振衣穷眼望,杖头云气接沧溟。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静的山城画卷。首句“虞山宛转带层城”,以婉转的虞山环绕着层层叠叠的城市,开篇即展现出山城的地理特色与自然之美。接着,“正抱幽人旧草亭”一句,点出山城中隐居之人的存在,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朵朵芙蓉浮粉堞,团团桧影落疏棂”两句,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将山城的景致描绘得如诗如画。芙蓉花在城墙之上绽放,桧树的阴影洒落在窗户上,色彩与光影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
“百年形胜夸天设,一代文章属地灵”则表达了对山城自然美景与人文底蕴的高度赞誉,认为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典范。
最后,“长日振衣穷眼望,杖头云气接沧溟”两句,展现了诗人站在山城之上,放眼远眺的情景。他振衣而起,目光穿透云雾,直至大海,表达了对广阔天地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山城作为连接天地之间的独特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不仅展现了山城的自然风光,也体现了诗人对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兼具审美与哲思的作品。
秋色中分,银蟾催彻楼头晏。
五湖归浪隔芙蓉,徒倚朱栏遍。
谁寄题诗纨扇,伏宾鸿、彩毫重见。
远山停雪,野帐传烽,愁来庭院。
未脱征衫,一年听尽铜壶箭。
锦骝成队玉关开,近息沙场战。
不信孤臣身贱,但看取、冰华拂面。
难医白发,任说丹砂,夜凉人倦。
问苍官、不知其纪,液波南北萦带。
日边楼阁凭高起,拱揖满天霜黛。凝翠霭。
拥一片仙云,宛宛擎车盖。柯条未改。
又独干孤撑,万针丛缀,韦偃见应拜。
灵和柳,张绪当年故态。华颠仍照人海。
树犹如此人无恙,磊落岁寒同耐。君自爱。
盼万一河清,遥共苍髯待。巢痕尚在。
倘相对轩渠,含元殿下,重倚树潇洒。
臣质今亡矣。怅临岐、津桥鹃语,十年于此。
冰雪交期风尘外,落落晨星而已。
叹直谅、如君能几。
千里论文书在箧,衍波笺、重注倾河泪。
磨镜具,远难致。州贤思适兼滂喜。
许肩随、兴文精本,遵王小记。
手定诗文编年稿,应有珠光剑气。
在故纸、丛中飏起。
莫谓校雠推绝学,是西京、悃宽刘中垒。
蒿里奏,侑家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