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柳忽催明月出,生公呼上湖船。
世间难得有情圆。相逢常此夜,忘却用兵年。
泼饮但愁鸣酒瓮,倾囊再买江鲜。
万人耳语听三弦。更深游女散,便借石场眠。
高柳忽催明月出,生公呼上湖船。
世间难得有情圆。相逢常此夜,忘却用兵年。
泼饮但愁鸣酒瓮,倾囊再买江鲜。
万人耳语听三弦。更深游女散,便借石场眠。
这首《临江仙》描绘了中秋之夜与友人欢聚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高柳忽催明月出”,开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中秋之夜,高高的柳树似乎在催促着明月的出现,营造出一种期待与喜悦的氛围。“生公呼上湖船”,接着写诗人与友人乘船游湖,享受着月色下的宁静与惬意。“世间难得有情圆”,表达了对相聚之难得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相逢常此夜,忘却用兵年”,在这样的夜晚,人们忘记了战争的残酷,只愿沉浸在友情与美满之中。
“泼饮但愁鸣酒瓮,倾囊再买江鲜”,描述了聚会时的豪放与热情,即使饮酒至酒瓮发出声响也无妨,甚至不惜花费重金购买江鲜,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万人耳语听三弦”,在众多听众中,只有三弦琴的声音清晰可闻,突出了音乐的魅力与聚会的和谐氛围。“更深游女散,便借石场眠”,夜深人散后,女子们或借石场休息,或直接躺下入睡,体现了聚会后的轻松与自在。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中秋佳节与友人相聚的欢乐场景,以及对友情、生活的热爱与珍惜,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生活情趣。
饭已茶未成,褰裳步山径。
虽云筋力衰,拄杖犹济胜。
天高楼塔丽,霜落沟港净。
岂惟野实丹,已觉林笋迸。
井桐亦强项,叶脱枝愈劲。
啼鸟久不去,将无助幽兴。
盘纡穿翠谷,攲仄下危磴。
所嗟无客来,谁与持麈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