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不读床头易,山雨鸣蓑为口忙。
行矣公无落吾事,水田漠漠正移秧。
十年不读床头易,山雨鸣蓑为口忙。
行矣公无落吾事,水田漠漠正移秧。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赠算数汪生(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学问与生活的态度,以及他对友人的赞赏和鼓励。
“十年不读床头易”,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未曾翻阅床头常备之书《易经》的状况,反映出诗人可能在此期间专注于其他事务或学问。同时,“山雨鸣蓑为口忙”则描绘了一种急促的生活节奏,似乎诗人或其友人正面临着某种紧迫的考验或者工作。
“行矣公无落吾事”,这里的“行矣公”可能是指一位官员或者有权势的人物,而“无落吾事”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人物处理事情不偏不倚、公正无私的赞赏。
最后,“水田漠漠正移秧”,这一句通过描绘水田景象,传递出一种农事忙碌且充满希望的情景。诗中“正移秧”表明是播种后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丰收。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和学问的提及,以及对友人品行的赞扬,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情感交流。
晨起启山户,长天空一色。
俯瞰江山遥,高深靡所极。
山上松风喧,猿啸禽虫唧。
飞湍走千溪,人语交相集。
众响成奔雷,师旷焉足给。
仰见烟云流,平观群木立。
心随耳目迁,欲返返不得。
于焉西阳沉,忽尔万象入。
风静树不摇,鸟宿众兽匿。
解衣就床眠,远听流泉急。
不将双耳迎,涓涓到胸臆。
吾臆安可逃,泉声岂当默。
上下自乾坤,勿以音象惑。
铁崖老人发毵毵,行年八十犹宜男。
琼华翠羽蛱蝶扇,柳枝桃叶芙蓉簪。
江山风月吾亦耽,日饮美酒能成酣。
散花天女绕左右,一朵一杯优钵昙。
天年得至九十九,赋诗应馀十万首。
年今六十紫髯长,先驻玉颜娱老母。
老母康侯王母同,受兹介福天长久。
春日春江春气翔,有客宛在水中央。
东村歌笑喧儿女,西岸雪艳逞梅香。
不知春色何处动,但闻春至绕春肠。
因启纱窗来晓望,飘飘兀自北风凉。
应为乾坤除枯萎,洒扫山川俟春光,从此窅冥开至阳。
太平年,景物昌。
清时朝野尽皇唐,普天之下乐无方。
虽为客,莫思乡。我生遭明盛,一日须千觞。
江头有酒莫辞醉,醉后歌讴有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