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有亭前春耐寒,年年扶杖雪中看。
不知谢子题诗处,比得王家第几般。
顿有亭前春耐寒,年年扶杖雪中看。
不知谢子题诗处,比得王家第几般。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饶节所作的《为谢无逸赋梅花二首(其一)》。诗人通过描绘梅花在严寒中的坚韧与美丽,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顿有亭前春耐寒”,描绘了亭前梅花在冬日里绽放的情景,即使环境寒冷,梅花依然展现出春天般的生机与活力。这不仅赞美了梅花的坚韧不拔,也暗示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乐观态度。
次句“年年扶杖雪中看”,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每年在大雪覆盖的环境中欣赏梅花的情景。这里的“扶杖”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厚意,也暗含了岁月的流逝和对美好事物恒久不变的追求。
后两句“不知谢子题诗处,比得王家第几般”,则转向了对友人谢无逸的怀念。诗人不知道谢无逸题诗的具体地点,但通过将梅花之美与王家(可能指历史上以梅花著称的王安石等人的作品)相比较,表达了对谢无逸才华和情感的敬仰,以及对两人之间深厚友谊的追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与坚韧,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切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十年不见春光好,胡人马齧长安草。
长安草尽人已空,宫馆园林迹如扫。
东都西洛暗兵尘,昼引狐狸上黄道。
长淮水浅吴山低,戍边时巡无已时。
无已时,萋萋草绿胡马肥。
濠城短小不蔽眼,况复琐屑游芳菲。
何当仗剑从神武,晴春甲马争光辉。
隋堤柳,千里夹隋堤。堤中有平道,百尺隐金锤。
柳色间桃李,行客迷芳菲。
牙樯从西来,云表开龙旗。
一舟挽千人,万舟若鱼丽。
舟中尽绝色,不厌荒淫饥。
锦帆压奔流,日夜东南驰。
龙舟未及返,身辱吴公泥。
神器失所托,化作迷楼灰。
向来桃与李,花色犹不衰。
向来堤上柳,柳色犹依依。
唐公已举晋阳甲,草木虽小知无隋。
北风号枯叶,漠漠天正寒。
弛担逆旅中,方税游子鞍。
吾甥遽相访,别久心万端。
意定话亲旧,或悲或可欢。
乃将十年心,只作累刻殚。
脩涂困尘土,客庖无盘餐。
举杯少延款,荷子襟抱宽。
明朝复掺袂,老怀悽以酸。
漳山无瘴烟,漳水无惊湍。
侍亲友于乐,勿倦为戎官。
愿因南风期,时时寄平安。
北风吹云村寂寂,练练溪流湛寒碧。
马头忽有暗香来,撼雪寻芳识标格。
扬鞭敲镫荒寒路,酒恶难禁赖销释。
陇上故人消息迟,一枝谁寄疏烟隔。
老禅幻此空花相,墨晕横斜清照客。
定应飞梦会姑仙,玉楼澹月连天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