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宿东山寺四首·其四》
《九日宿东山寺四首·其四》全文
明 / 雷思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夜宿山顶寺,苦吟醉后身。

频来知地主,闲坐数樵人。

日日歌声巧,时时山色新。

绿萝溪上月,请与结为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山顶寺庙中的独特体验和感受。首句“夜宿山顶寺”,简洁地点明了地点和时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苦吟醉后身”一句,巧妙地将诗人的创作状态与饮酒后的放松状态相结合,展现了诗人既严肃又轻松的创作态度。

“频来知地主,闲坐数樵人。”这两句通过频繁来访的诗人与当地主人的互动,以及诗人悠闲地坐在那里数着砍柴人的场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亲近与欣赏。

“日日歌声巧,时时山色新。”这两句则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描绘了日常生活中自然界的美好,日复一日的歌声充满了技巧与韵味,而山色则在不同的时刻展现出新的面貌,强调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和永恒的魅力。

最后,“绿萝溪上月,请与结为邻。”以月为引,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自然界的美好事物长久相伴的愿望,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真谛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雷思霈
朝代:明

雷思霈,明代文学家,夷陵(今宜昌市)人。公安派成员。雷思霈为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举人,四年後又中辛丑科进士,官至翰林院检讨。善吟诗,喜访名胜,写景抒怀。他不但与公安派主力袁宏道诗文理论相呼应,也主张为文应抒发当时代个人的真性情,应当“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说法。著有《百衲阁文集》、《荆州方舆书》。
猜你喜欢

新得谿上茅屋

食肉贱糠核,饥人安敢辞。
狐貉轻短褐,寒士为固奇。
自予遭世故,举室尽流离。
东临沧海岸,北度三江湄。
蛟螭时作横,鲸鼍屡见欺。
展转及衰暮,始见此门楣。
徒壁类司马,上漏似原思。
既无陈平席,岂有董生幔覆篑或成墙,编苇聊当篱。
迢迢白沙冈,当户势逶迤。
遥遥秋浦波,临轩散涟漪。
翻蜚野鸟群,参差灌木枝。
赋此平生意,庶为百世规。
湫隘诚可哂,欣幸方在兹。

(0)

江上樱桃甚盛而予寓所无有忽苏城友人惠一大

野店荒蹊红满枝,暖烟微雨共离披。
忽思西蜀匀圆颗,正值东吴远送时。
老子细看方自讶,儿童惊喜欲成痴。
拾遗门下曾沾赐,此日飘蓬也赋诗。

(0)

老夫(五首)

老夫避兵荒山侧,三日无食在荆棘。
鞋袜破尽皮肉碎,血被两踵行不得。
于时瘦妻实卧病,十声呼之一声应。
夜深困绝倚枯树,逐魂啼来雨如注。
¤

(0)

夜经胥浦乡新被寇(丙申冬)

枯蒿茫茫雪初集,青泥小岸硬复湿。
草鞋断尽余两耳,十步九倒何由立。
空村无人不敢入,野狗龈龈累百十。
沟中死人血未干,终夜冤魂自相泣。

(0)

大醉后率尔(三首)〗

白头儒生何所作,独把尘编海边坐。
上书格君事已晚,杀贼救民力尤懦。
四十无闻五十来,不如牛马空长大。
¤

(0)

江上早秋(丙申岁作)

靡靡菰蒲已满陂,菱花菱叶共参差。
即从景物看身世,却怪飘零枉岁时。
得食野凫争去远,避风江鹳独归迟。
干戈此日连秋色,头白尤多宋玉悲。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