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朝役役叹吾曹,络马穿牛共一牢。
野茧结成空自缚,文蛾飞去不堪缫。
重楼变幻随孤蜃,大地浮沉仗六鳌。
何处藏身没踪迹,华亭船子自家操。
终朝役役叹吾曹,络马穿牛共一牢。
野茧结成空自缚,文蛾飞去不堪缫。
重楼变幻随孤蜃,大地浮沉仗六鳌。
何处藏身没踪迹,华亭船子自家操。
这首诗描绘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与自然界的生动描绘。首句“终朝役役叹吾曹”表达了诗人对忙碌而无意义生活的感慨,感叹自己和他人在日常琐事中疲于奔命,失去了生活的真谛。接着,“络马穿牛共一牢”运用比喻手法,将人比作被束缚的马和牛,形象地展示了人们在社会结构中的被动与束缚。
“野茧结成空自缚,文蛾飞去不堪缫”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茧象征着社会的束缚,而蛾则代表了试图挣脱束缚的努力,但最终却难以逃脱。这里不仅反映了个体在社会中的无力感,也暗示了传统束缚与个人追求之间的矛盾。
“重楼变幻随孤蜃,大地浮沉仗六鳌”则转向自然界的描写,通过“重楼”、“孤蜃”、“六鳌”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界中变化莫测、独立存在的一面,与前文形成对比,暗示了自然与社会的不同属性和可能存在的超脱之道。
最后,“何处藏身没踪迹,华亭船子自家操”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提出了一种超越世俗、自我主宰的生活态度。这里的“华亭船子”可能象征着远离尘嚣、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强调了个人内心的平静与自我掌控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社会与自然,反思了个体在社会中的处境与追求,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本质的深刻思考。
小草浪出山,大隐乃居市。
功名一画饼,甚矣痴儿计。
倾身犯火宅,顾自以为戏。
汗颜逢冰子,更复问奚自。
三肃斋中人,本是青云器。
虽然山上山,政尔吏非吏。
肃肃窗前竹,见引著胜地。
世间剧寒暑,了不受荣悴。
门前剥啄客,欲问观我意。
但持邯郸枕,赠我一觉睡。
斜阳步屧过东家,便置清樽不煮茶。
高柳光阴初罢絮,嫩凫毛羽欲成花。
群公天上分时栋,闲客江边管物华。
醉里吟诗空跌宕,借君素壁落栖鸦。
暂脱朝衣不当闲,澶州梦断已多年。
诸公自致青云上,病客长斋绣佛前。
随意时为师子卧,安心懒作野狐禅。
炉烟忽散无踪迹,屋上寒云自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