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张文思于湖西不见》
《谒张文思于湖西不见》全文
宋 / 孔武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绿竹阴深屋数间,篮舆来傍古溪边。

垂杨芳草迷三径,斜日新秋媚一川。

澎湃直连湓口浪,逍遥如泛剡中船。

山阴不见戴安道,回首西风亦浩然。

(0)
翻译
翠竹浓荫下有几间房屋,竹篮小车来到古老的溪边。
垂柳和青草模糊了三条小路,夕阳映照在初秋的河川上,景色宜人。
江水汹涌直连湓口的波涛,乘舟而行仿佛在剡中的船上自由自在。
山阴城看不见友人戴安道的身影,回头只见西风浩荡,心怀坦然。
注释
绿竹阴:翠绿的竹林形成的阴凉。
篮舆:竹编的小车。
古溪边:古老的溪流旁边。
垂杨:低垂的杨柳。
芳草:芳香的青草。
三径:隐居者的小路。
斜日新秋:夕阳下的初秋。
澎湃:汹涌。
湓口浪:湓口的江浪。
逍遥:自由自在。
剡中船:剡溪上的小船。
山阴:地名,指浙江绍兴的山阴县。
戴安道:虚构或历史人物,代指友人。
西风:秋季的风。
浩然:心胸开阔,坦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风光图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开篇“绿竹阴深屋数间,篮舆来傍古溪边”几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幽深的山谷居所,绿竹环绕,古老的溪水旁有简易的小车停驻,给人以隐逸之感。

接着“垂杨芳草迷三径,斜日新秋媚一川”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垂柳与鲜花相间,芳草丛生,使小路变得曲折而迷离;斜阳映照在初秋的山川之中,更添几分柔和与温馨。

“澎湃直连湓口浪,逍遥如泛剡中船”两句则是对水流声势及诗人心境的一种比喻。汹涌而来的溪水汇聚成大浪,与船只在波涛之中自由漂浮相呼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自在。

最后“山阴不见戴安道,回首西风亦浩然”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戴安道是宋代文学家,这里用他的名字象征着友情和知识分子的交流。在这宁静的自然环境中,诗人没有看到戴安道的身影,但在回首西风时,那种浩瀚的情怀也随之涌现出来。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独处山谷中的孤寂感受,以及对于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作者介绍

孔武仲
朝代:宋   字:常父   籍贯:宋临江新淦   生辰:1041—1097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猜你喜欢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其四十四

叔卿遍览九天春,不见人间故旧人。

怪得蓬莱山下水,半成沙土半成尘。

(0)

客中立春

玉烛传佳节,阳和应此辰。

土牛呈岁稔,綵燕表年春。

腊尽星回次,寒馀月建寅。

梅花将柳色,偏思越乡人。

(0)

送苏脩游上饶

爱尔无羁束,云山恣意过。

一身随远岫,孤棹任轻波。

世事关情少,渔家寄宿多。

芦花浅淡处,江月奈人何。

(0)

送丘二十二之苏州

积水与寒烟,嘉禾路几千。

孤猿啼海岛,群雁起湖田。

曾见长洲苑,尝闻大雅篇。

却将封事去,知尔爱闲眠。

(0)

同群公登濮阳圣佛寺阁

落日登临处,悠然意不穷。

佛因初地识,人觉四天空。

来雁清霜后,孤帆远树中。

裴回伤寓目,萧索对寒风。

(0)

送李判官赴桂州幕

欲知儒道贵,缝掖见诸侯。

且感千金诺,宁辞万里游。

雁峰侵瘴远,桂水出云流。

坐惜离居晚,相思绿蕙秋。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