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方叔高赋得长安道》
《送方叔高赋得长安道》全文
元 / 李孝光   形式: 古风

灞陵桥上秋风早,行人晓出长安道。

长安城头乌正啼,长安陌上闻朝鸡。

征车遥遥行复止,征马萧萧鸣不已。

将军年少美且都,黄金箭镞雕玉弧。

未央前殿进书罢,诸生拜官辞石渠。

将军归去亦草草,长安道边人羡好。

莫怜贾谊谪长沙,不见冯唐禁中老。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李孝光的《送方叔高赋得长安道》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长安道别场景,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过往辉煌的回忆。

首句“灞陵桥上秋风早”,点明了地点和季节,灞陵桥是送别的常见地点,秋风则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氛围。接着“行人晓出长安道”描绘了清晨送别的情景,长安道是通往远方的道路,预示着离别后的旅途漫长。

“长安城头乌正啼,长安陌上闻朝鸡。”这两句通过乌鸦的啼叫和晨鸡的鸣声,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哀愁,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新的一天的开始。

“征车遥遥行复止,征马萧萧鸣不已。”描述了送别者目送远行者的车马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视线尽头,马儿的嘶鸣声在空中回荡,表达了深深的不舍之情。

“将军年少美且都,黄金箭镞雕玉弧。”这几句赞美了即将远行的将军,形容他年轻英俊,装备精良,暗示了将军的英勇和荣耀。

“未央前殿进书罢,诸生拜官辞石渠。”这里以未央宫的场景,象征了将军过去的辉煌成就,他曾在皇宫中处理政务,受到众人的尊敬和礼遇。

“将军归去亦草草,长安道边人羡好。”表达了对将军离去的惋惜,同时长安道边的人们羡慕将军的荣华,也暗含了对离别后生活变化的感慨。

最后,“莫怜贾谊谪长沙,不见冯唐禁中老。”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人才遭遇不公的感慨,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眼前人,不要为过去的事物过分留恋。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离别的哀愁,也有对英雄的赞美,还有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李孝光

李孝光
朝代:元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猜你喜欢

次韵郭宰题妙香寮

香严参鼻观,可受郢人斤。

谁能论许事,且炷松炉薰。

借此沈水力,侑我棐几文。

小阁亦窈窕,青烟散敷纷。

与人共婆娑,此意良殷勤。

恨无博山赋,可写蜀锦纹。

老人住江东,来作江西云。

江湖渺归思,先弟无馀芬。

焚香此幽事,此外何所欣。

如人嗜昌歜,岂复思膻荤。

令君出新语,种学窥多闻。

但恐燕寝句,颇惭韦使君。

更当宿残火,薄雾看氤氲。

(0)

二月二十三日遵奉圣诏出郊劝农谨赋诗一首示诸同寮

星言出郊坰,缓辔遵微涂。

陂池湛新绿,阡陌开上腴。

春色向晼晚,农事日已趋。

有司奉汉诏,训辞宣帝谟。

父老数十辈,龙钟白髯须。

扶杖前致词,谓当极勤劬。

曩也事格斗,今当反田庐。

农桑遂温饱,里胥绝征诛。

兹焉不少力,是自贻瘠臞。

椒浆酌大斗,起坐时欢呼。

有如一日蜡,相期悦须臾。

殷勤颇自愧,小信殊未孚。

傥非获三登,何以谢汝徒。

同寮数君子,妙略怀永图。

愿言规迟暮,共此丰岁娱。

(0)

次韵季共蓬斋夜坐三首·其三

露井飞彫梧,碧月借秋色。

颇闻遭鼠辈,恼睡成反侧。

君岂劾鼠手,姑缓藁街磔。

我亦见事惯,流年反多历。

谁能与此物,更较胜负敌。

一笑谓狸奴,无乃尔不职。

(0)

范增

西楚兴王亦有人,半扶炎祚作谋臣。

老生不解归明主,事去方知是失身。

(0)

时宰生日诗三十绝·其十四

御墨亲书六字牌,阁名新赐属元台。

内前夹道炉烟里,争看翔鸾舞凤来。

(0)

秋怀二首示陈李二省曹·其二

细数平生旧,谁人到白头。

飘零无藉在,生死任羁愁。

太白今诗伯,元龙昔胜流。

吾衰已如许,何得奉君游。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