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吴肃秀才》
《寄吴肃秀才》全文
宋 / 林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肄业寄僧房,暑天湖上凉。

竹风过枕簟,梅雨润巾箱。

引步青山影,供吟白鸟行。

明年重访旧,身带桂枝香。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ùcái
sòng / lín

sēngfángshǔtiānshàngliáng

zhúfēngguòzhěndiànméirùnjīnxiāng

yǐnqīngshānyǐnggòngyínbáiniǎoxíng

míngniánzhòng访fǎngjiùshēndàiguìzhīxiāng

注释
肄业:求学阶段。
僧房:僧侣居住的地方,这里指寺庙。
暑天:炎热的夏天。
湖上:湖边。
竹风:竹林中的风。
枕簟:竹席或草席。
梅雨:江南地区夏季多雨时节。
巾箱:存放衣物或书籍的小箱子。
引步:漫步。
青山影:青山的倒影。
白鸟:白色的水鸟。
重访:再次拜访。
桂枝香:桂花的香气,象征高洁。
翻译
在僧舍中度过求学时光,夏日湖边带来清凉。
竹叶轻风吹过竹席,梅雨滋润着书箱。
漫步山间,青山倒影伴我吟诗,白鸟飞翔入我诗行。
期待来年再次来访,那时身上带着桂花的香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寄吴肃秀才》,描绘了作者在僧房中避暑读书的生活情景。首句“肄业寄僧房”表达了诗人寓居僧舍专心求学之意,展现了其清修的生活态度。接着,“暑天湖上凉”暗示了环境的宜人,湖面的清凉为炎热的夏日带来一丝慰藉。

“竹风过枕簟”通过描绘竹叶随风摇曳,凉意透过竹席传至身体,形象地传达出夏日僧房内的惬意。而“梅雨润巾箱”则以梅雨滋润衣物,进一步渲染了湿润清新之感。诗人漫步时,“引步青山影”,青山倒映水中,增添了画面的静谧与深远。

“供吟白鸟行”一句,以白鸟飞翔为灵感,激发了诗人的创作欲望,寓言般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自然与文学的交融。最后,诗人期待着“明年重访旧”,那时自己将带着桂花的香气归来,寓意着美好的期许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描绘夏日僧房生活和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思念以及对知识追求的执着。

作者介绍
林逋

林逋
朝代:宋   生辰:967一1028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
猜你喜欢

买木犀花

拚却杖头沽酒物,湖边博得木犀花。

西风可是无拘束,一路吹香直到家。

(0)

古断肠曲三十首·其七

无计消除夜漏长,罗衾熏彻旧时香。

十分又是凄愁处,雨歇芭蕉小院凉。

(0)

古断肠曲三十首·其二十四

双蛾颦翠恨天涯,睡起蜂黄沁脸霞。

燕子日长深院静,东风无力到杨花。

(0)

罗叔共五色线中得玄真子渔父词拟其体仆亦拟作六首·其四

趁梅寻得水边枝,独棹渔舟却过溪。

人似玉,醉如泥,闲歌五色线中诗。

(0)

岁除思归·其三

野屋定堆落叶,山径应铺石芜。

一别经秋不到,隔篱黄犬谁呼。

(0)

赠从古上人

山僧袖出新诗卷,字字馨香扑人面。

清晨何处展看来,捲得梅花两三片。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