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言载月今夕游,簇云西北生如楼。
须臾天中黯如黑,倒注吕梁之洪流。
岸边青雀权教待,索旋斋阁游期改。
风雨归舟不是舟,轻舆并力仆人乃。
坐不逾时蝀在东,霁光朗照天宇空。
仍复登舟阅湖景,生衣欲怯波面风。
先讶朦胧玉林际,继见徘徊银汉裔。
将望祗欠一毫圆,未秋已报三分意。
棹移岸转无不随,清眄閒凭真觉宜。
云开底藉管弦吹,适才摘句偶中之。
期言载月今夕游,簇云西北生如楼。
须臾天中黯如黑,倒注吕梁之洪流。
岸边青雀权教待,索旋斋阁游期改。
风雨归舟不是舟,轻舆并力仆人乃。
坐不逾时蝀在东,霁光朗照天宇空。
仍复登舟阅湖景,生衣欲怯波面风。
先讶朦胧玉林际,继见徘徊银汉裔。
将望祗欠一毫圆,未秋已报三分意。
棹移岸转无不随,清眄閒凭真觉宜。
云开底藉管弦吹,适才摘句偶中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雨后归斋阁,再到晴天再次登舟赏月的整个过程,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换与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变化。
首句“期言载月今夕游”点明了诗人期待与友人在月夜出游的情景,预示着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即将展开。接着,“簇云西北生如楼”描绘了云层聚集,仿佛在西北方向形成了一座云楼,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观的景象。
“须臾天中黯如黑,倒注吕梁之洪流”描述了天空突然变得昏暗,仿佛是倒灌的洪流,暗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暴雨。随后,“岸边青雀权教待,索旋斋阁游期改”写出了诗人因天气变化而改变出游计划,只能等待雨停后重新安排。
“风雨归舟不是舟,轻舆并力仆人乃”则描绘了风雨中的归途,虽然没有真正的舟船,但轻车与仆人的共同努力使得归程得以继续。这体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乐观。
“坐不逾时蝀在东,霁光朗照天宇空”描述了短暂的休息后,东方出现了彩虹,雨后的天空显得格外明亮和宁静。这一景象象征着困境之后的希望与新生。
“仍复登舟阅湖景,生衣欲怯波面风”写出了诗人再次登舟,欣赏湖面上的美景,尽管有些许寒意,但内心的喜悦与满足感却难以言表。
“先讶朦胧玉林际,继见徘徊银汉裔”描绘了诗人对月色下玉树环绕的美景感到惊讶,随后又发现了银河的余晖,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将望祗欠一毫圆,未秋已报三分意”表达了诗人对月亮逐渐圆满的期待,以及对秋天即将到来的感知,体现了对自然现象敏锐的观察与感悟。
“棹移岸转无不随,清眄閒凭真觉宜”写出了诗人随着小舟移动,无论岸线如何变化都能轻松应对,这种自在与舒适的感觉让人心旷神怡。
最后,“云开底藉管弦吹,适才摘句偶中之”表达了诗人认为即使是在云开日出之时,也不需要借助音乐来增添欢乐,因为诗歌本身就是一种美妙的艺术形式,能够让人在不经意间获得灵感与快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与诗人情感的流转,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同时也体现了其高超的文学造诣和审美情趣。
今醉翁遨古醉乡,斯亭有路到羲皇。
九流人品杯中物,万卷家书膝上郎。
山意相迎随步好,花阴独立满身香。
临风诗思谁能画,想见津津喜色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