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盼岩霜不碍风,叶红端的胜花红。
春园欲笑桃还杏,秋巘请看桕与枫。
火盼岩霜不碍风,叶红端的胜花红。
春园欲笑桃还杏,秋巘请看桕与枫。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红叶在寒霜中依然傲然挺立,与凛冽的北风抗争,展现出不同于花朵的坚韧之美。诗人以“火盼岩霜不碍风”开篇,巧妙地将红叶比作火焰,在岩石上燃烧,即使面对严霜和寒风,也毫不退缩,展现了红叶的顽强生命力。
接着,“叶红端的胜花红”一句,直接赞美了红叶的颜色,认为其红色不仅鲜艳,甚至超越了花朵的红,强调了红叶的独特魅力。这种对颜色的赞美,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蕴含了诗人对生命力量的颂扬。
后两句“春园欲笑桃还杏,秋巘请看桕与枫”,则运用对比手法,将红叶与春日的桃花、杏花以及秋日的其他树种进行比较。春日的桃杏虽然美丽,但在秋日的红叶面前,似乎显得逊色。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突出了红叶在秋天的独特地位和非凡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红叶的细腻描绘和生动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更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红叶在诗人的笔下,成为了一种象征,代表着坚韧、美丽和不屈的精神。
锦香缭绕地,深灯挂壁,帘影浪花斜。
酒船归去后,转首河桥,那处认纹纱。
重盟镜约,还记得、前度秦嘉。
惟只有、叶题堪寄,流不到天涯。惊嗟。
十年心事,几曲阑干,想萧娘声价。
闲过了、黄昏时候,疏柳啼鸦。
浦潮夜涌平沙白,问断鸿、知落谁家。
书又远,空江片月芦花。
两剪秋痕,平分水影,炯然冰洁。
未识新愁,眉心倩人贴。
无端醉里,通一笑、柔花盈睫。痴绝。
不解送情,倚银屏斜瞥。
长歌短舞,换羽移宫,飘飘步回雪。
扶娇倚扇,欲把艳怀说。
□□杜郎重到,只虑空江桃叶。
但数峰犹在,如傍那家风月。
绕枝倦鹊,鬓萧萧、肯信如今犹客。
风雪荷衣寒叶补,一点灯花悬壁。
万里舟车,十年书剑,此意青天识。
泛然身世,故家休问清白。
却笑醉倒衰翁,石床飞梦,不入槐安国。
只恐溪山游未了,莫叹飘零南北。
滚滚江横,呜呜歌罢,渺渺情何极。
正无聊赖,天风吹下孤笛。